萬事推移本偶然--作者:羅秀美
「萬事推移本偶然」語出〈和趙直中提干韻〉:
「萬事推移本偶然,無虧何處更求全。折腰曾愧五斗米,
負郭元無三頃田。城礙夕陽宜杖履,山供醉眼費雲煙。
怪君不顧笙歌誤,政擬新詩去鳥邊。」
詩人說道,萬事推移變化全憑機遇,有全便有虧。
有愧於曾為五斗米折腰,無奈近郊並無良田可糊口。
但生活自在,可趁夕陽西下時持杖散步,正宜飲酒看山。
無怪你不注意歌舞表演,原來是專心在寫詩呢。
詩人辛棄疾一生力主抗金卻不遇多時,長期閒居的歲
月裡,使他得以淬鍊詩思,常於詩中抒發議論式的哲思。
一般言之,辛詩有時仿效「邵康節體」。邵康節即邵雍,
乃北宋知名理學家;邵氏慣於以詩明道,較不重修辭,
詩風較淺近。辛詩受其影響,不時以詩論道談禪,
頗含思致,發人深思。
此詩便是辛詩中融合了人生體驗及感受的一首哲理詩。
辛棄疾在詩中表達了他對世事的看法。
凡事常憑機遇偶發而成,有全自有虧,若無任何不完美,
何來完美。
想到自己大半生的堅持,雖不願為五斗米而折腰,
但何奈亦無良田(負郭田)可供糊口。
儘管如此,生活之悠遊自在仍隨時可得,可趁夕陽西斜時
散散步,此時正宜於飲酒賦詩、遊目群山呢。
不要怪我不注意身邊曼妙的歌舞,因為我正專心寫詩,
一心向著大自然的飛鳥而去呢。由此可知,辛棄疾在詩中
所呈露的悠遊自在,何等適意。
此詩記錄了詩人歷經升沉頓挫而趨於超曠的心境,寄寓了
因緣自適、隨遇而安的襟懷,展現了詩人對人生的通透反思。
正如辛棄疾在詞作〈西江月〉裡所說的:
「萬事雲煙忽過,百年蒲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
宜醉宜遊宜睡。早趁催科了納,更量出入收支。
乃翁依舊管些兒,管竹管山管水。」
詞中所描述的情境與此詩相似,一樣是「萬事雲煙忽過」
,生活亦悠遊自在,量入為出即可。
生活中何事最宜於在意?
辛棄疾自言「管竹管山管水」,何等輕鬆愜意的自在
人生!
是以,「萬事推移本偶然,無虧何處更求全」,
在此寄寓了辛棄疾對人生萬事的感受。萬事萬物之變化
多憑機緣之和合,全與虧是事相的本質,有全有虧更是
不變的常態,無所虧何來相應之全?
看似不遇的賦閒生活,實則大有所為——大量詩詞因此而
誕生,並流傳千古,難道不是另一種完滿?可見全與虧並
無定數,亦全憑機遇。--人間福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