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員都是菩薩

   學佛了以後,感覺心境有了很大提高,做事情的方式

開始不同。在佛教夏令營,明賢法師帶我們經行,這時

才發現自己不會走路;在柏林禪寺打禪七,又發覺自己

不會睡覺;追隨覺真法師印度朝聖,忽然感到連吃飯都

不會。漢傳佛教講究坐臥行走,畢竟經律論都是抽象出

來的精華,日常的個人體悟才是修行的關鍵。

 

   第一次見覺真法師,是在長虹橋附近的一家賓館,感

覺平易近人的同時,自有一種懾人的力量。中午在敘香

齋用膳,法師親自點菜,沒有那些葷形素做,全都清新

入口,他說:“每一種植物都有獨特的風味,我們要懷

著感恩的心情來享用。最好的菜都是原汁原味的。”餐

後合影,師父與位女茶藝師及我一起合影,我請教她的

名字原來叫蓮花,於是開玩笑說自己是棗刺,師父在一

旁很嚴肅地糾正:“不,你是蓮子!”

 

   去一家很貴的素餐館,領班不停地推薦菜品,都是很

貴的那種,當時有一位很尊貴的客人,師父沒有說話,

後來看到剩了那麼多菜,幾次叮囑我一定要打包,說這

都是福報我們是沒有資格浪費的,我還注意到一個細節

:老人家每一次用餐巾紙,都只用一半,然後再用另一

半,如果有剩下,就會揣起來帶走。

 

   覺真法師世俗的禮節也很在意,很講究禮尚往來,我

如果供養多了,他一定會寫一些字送我,說是給我作為

禮品,收到的朋友們都喜歡得不得了,他的字不光是超

凡脫俗,更有一種安寧慈祥。那次在香港,老人家堅持

要單獨請我一次,感謝印度之行中我付出的辛苦,那家

素餐館客人很多,菜品極佳,問及原因,師父說道:“

所有經營的核心都在於回頭客。”

 

   在一次私下的用餐,師父告訴我,吃飯一定要把碗端

起來,這是老祖宗們留下的好習慣,好處有很多:一是

姿態比較端正,容易保持恭敬的感恩心;二是不容易掉

飯粒,湯湯水水的也不會四處灑落;三是吃飯就是吃飯

,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交談;四是能吃多少用多少,避免

浪費;最後一點為,這樣的坐姿不占地方,而且互不妨

礙。

 

   我買過覺真法師的很多書,送給朋友做禮物,其中一

本叫《素往來》,是與一位香港美食家關於菜品的對話

,把每一道菜的淵源、特色都介紹的很清楚,尤其是對

應了不同的佛教理念與境界,讓人們在普通的一餐飯中

、一道菜裏能夠得到精神的昇華,把吃飯當做修行來磨

礪自己。

 

   在北京的一個飯局上,眾多弟子為老人家接風,東道

主脾氣有點急,怕慢待了師父,就連著說了服務員幾次

。吃得差不多了,師父按慣例開示,說道:“服務員可

不容易啊!我們坐著、他們站著;我們說著、他們聽著

;我們喊著、他們跑著;我們吃著、他們看著。在這種

角度上,他們都是菩薩啊!”

--轉載傲楚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勤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