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商量--星雲說偈53
休將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過失揚;
謹慎應酬無懊惱,耐煩做事好商量。
──〈醒世歌〉明.憨山德清
這是明代憨山大師〈醒世歌〉裡的一段偈語,從字面上看很
容易明白。
「休將自己心田昧」,意思是要我們不可違逆天地、人情,
昧著良心做事。
「莫把他人過失揚」,與人相處,要經常讚美人,不要張揚
己長,揭發人短,否則害人害己,到頭來受傷害的還是自己。
中國人一向講求「隱惡揚善」的美德,即使不能揚善,至少也
不可「揚人惡事,揭人隱私」,因為事不關己。
《史記》裡記載,孔子於三十多歲時,曾問禮於老子,臨別前
,老子送他幾句話:「一個生性聰明,懂得深思明察的人,為
什麼常遭逢厄難?多半是喜歡議論他人長短而來;一個學問淵
博、見多識廣的人,為什麼經常招致危險?往往也是喜好揭人
惡事的結果。」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果報應,誠
不虛也。
除了不昧自心田,不揚人惡事,還要「謹慎應酬無懊惱」。
人在世間生活,最要緊的是謹守正道,慎防行差步錯,切莫因
一時衝動而做出損人不利己,後悔莫及的事。能夠如此,自然
不會產生懊惱後悔。
「耐煩做事好商量」,對無理的人要忍耐,開創事業要忍耐,
學習技能更要忍耐,成功是屬於能耐煩忍苦的人。一個人如果
做事左牽右制,不能悉心耐煩、予人方便服務,又怎能迎風直
上萬里青雲?
這段詩偈主要是提醒我們:人際往來,不要昧著良心算計人,
若能時時記住「你對我錯,你好我壞」的原則,嚴以律己,寬
以待人,心意就正了。面對他人過失,要想到「人非聖賢,誰
能無過?」不妨多多寬諒,多多勸解,不任意張揚他人的惡事。
否則不但不能助人幡然悔改向善,反而造成對方刻骨銘心的記
恨,這樣的人生終究還是不圓滿。
要想圓滿人際關係,平時要多種善因,做好事、說好話、存好
心,自然不必恐懼惡果來臨;為人處事,要能涵養忍耐、寬宏
的胸襟氣度,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經得起種種考驗,便可邁
向成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