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注意力都不在自己身上

.

人們總是認為籬笆外的芳草比自家的翠綠,因為每個人的注意力都不在自己身上。你被教導的方向並不是你本性要你前往的方向。你目前所前進的方向不是你自己潛能的方向。別人期望你成為某種樣子,你努力成為那個樣子,可是那無法令你感到滿足。而當你不滿意的時候,邏輯會說:也許是我做得還不夠──我需要更努力點。於是你更努力地追逐;然後你觀察周圍的人。而四處行走的人們都帶著微笑的面具、一副開心的樣子,每個人都在欺騙他人。你也同樣戴著面具,所以別人認為你比他們快樂,而你也認為別人比你快樂。

 

  籬笆外的芳草看起來比較翠綠,確實如此──但是雙方都這麼認為。住在籬笆另一邊的人看著你的草皮,也覺得它看起來比較青翠。而它也確實看起來比較青翠、茂密而健康。這都是距離創造出來的錯覺。如果你靠近的話,你會發現情況並非如此。但是人們彼此保持著一定的距離。甚至朋友、戀人之間也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太過親密是危險的,因為他們可能會看穿你的真面目。

 

  你從一開始就受到誤導。所以,不管你做什麼,你都會覺得痛苦。

 

  大自然對金錢毫無概念;否則錢會從樹上長出來。大自然對金錢一無所知;金錢純粹是人類發明出來的──它非常有用,卻也非常危險。你看到有些人很有錢,你認為或許是金錢為他們帶來喜悅:看看這些人,他們看起來多開心啊,於是你開始追著錢跑。有些人看起來很健康──於是你開始追逐健康。有些人因為某些事情而看起來非常滿足──於是你跟隨他。

 

  但是你注意的總是別人,這個社會已經設法讓你絕對不會想到你自己的潛能。而你一切痛苦的根源就是因為你不再是你自己了。就是當你自己,然後你不會有痛苦與競爭,你也不會煩惱別人擁有比你更多的東西。

 

  況且,如果你想要讓草坪更綠,你也不需要看著籬笆外別人的草坪;你可以讓籬笆內自家的草坪更青翠。要讓草坪更青翠是如此簡單的一件事情。可是你只會在別的地方到處尋找,所有的草坪看起來都如此美麗──除了你的之外。

 

  每個人都必須紮根於自己的潛能,不論那是什麼樣的潛能,而且,不應該有人給他特定的方向與指導。不論一個人要往哪個方向前進,不論他會變成什麼樣的人,人們都應該支持他。這麼一來,這個世界所擁有的滿足會令人難以置信。

 

  這個世界反對個體性。它反對你成為本然的自己。它只要你成為一個機器人,而當你同意成為一個機器人時,你的麻煩就來了。你不是一個機器人。大自然的意圖,並不是要你成為一個機器人。也因為現在的你不是你本來的樣子,不是你該成為的你,所以你不斷地到處尋找:我少了些什麼?也許我需要更好的家具、更有品味的窗簾、更合適的房子、更體面的丈夫、更得體的妻子、一份更好的工作……你一輩子就這麼匆忙地衝過來撞過去。但是事實上,這個社會從一開始就已經誤導你了。

 

  我的努力是為了要把你帶回自己身上來,然後,你會突然發現你所有的不滿足都消失了。你不需要成為什麼樣子──你,就已經夠了。而且每個人都是充足的。

 

 

                                                                                                

奧修大師-  名望、財富與野心一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勤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