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荷

 

「行」是行為,在十二因緣中扮演著推動下輩子輪迴的

主要力量。

行,有善有惡,有思想、觀念、態度、語言、肢體動作

等等。

行,可以細微到令人不知不覺,卻能影響人的一生。

中國有位青年劉偉,參加首屆達人秀選拔,他沒有雙手,

用雙腳彈鋼琴,琴音優揚動人,觀眾莫不陶醉其中,在經

歷三個多月比賽後,脫穎而出獲得第一名。

當主持人問他如何做到時,劉偉回答:「當失去雙臂時,

我告訴自己,要嘛趕緊死去,要嘛精采地活著。」樂觀的

心念,加上努力不懈的練習,劉偉用雙腳改變了自己的

命運。

近年來地球暖化嚴重,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若能隨手行

善,就能為地球盡份心力。例如上班族最愛到超商買杯

咖啡提神,買飲料前記得自備環保杯,大家都這麼做就

能省下很多紙杯。你可知台灣每年使用的紙杯可堆成二

千多個「台北一○一大樓」,數量驚人難以想像。

其他如手機電池充電完成後就要拔起,若是整晚都在充

電,多出來的時間是在耗電,對電池的蓄電量也會受影

響;還有別開著水龍頭刷牙浪費水資源;吃過的口香糖

也請勿隨地亂黏亂吐……林林總總的小動作,只要大家

留心,不僅為自己種下福報,也為後代子孫留一塊淨土。

正確的行為對一般人和大自然如此重要,更何況是修行

人,佛陀教導弟子們要以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

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來行持,便是端正一個

人的身語意開始。

想要成佛解脫,也是要從自身行為做起,過去七佛對佛

弟子的共通教誡,有首偈這麼說:「諸惡莫作,眾善奉

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用現代更通俗的語言來說,

就是佛光山提倡的三好運動──做好事、說好話、

存好心。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來果,今生作者是」。

自己造的因,就會得什麼果,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便是對

自己的人生負責。

 

--出處人間福報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未來果,今生作者是」

 

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

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佛法深似大海...此生還需努力的參啊...

 

參考資料:何謂十二因緣

一無明。謂煩惱障煩惱道。

二行。業障業道。此二支屬過去。

三識。託胎一分氣息。

四名色。名是心。色是質。

六觸。此出胎。

七受。領納前境好惡等事。從識至受。名現在五果。

八愛。愛男女金銀等事。

九取。是見一切境界生取著心。此二未來因。皆屬煩惱。如過去無明。

十有。業已成就。是未來因屬業道。如過去行。

十一生。未來受生事。

十二老死。此即是四諦。

所以重開者。以緣覺之人。先觀集諦。所謂無明緣行。

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此則生起。若滅觀者。無明滅。

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因觀十二因緣。覺真諦理。

故言緣覺。此人斷三界見思。與聲聞同。更侵習氣。

故居聲聞上。--網路資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勤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