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袈裟塵緣》的美學意蘊

--覺真法師

 

 

上海作家郭青的《袈裟塵緣》,以佛門的獨特生活視域

為根基,向生活的縱深開掘,並縱時代的、佛家的雙重

文化背景上展現出古老民族審美意識的蘇醒,作為本世

紀四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歷史發展的見證,為我們提供了

一個成功的藝術實踐。

 

老作家杜宣贊之為“一部別開生面的作品”,極有見地。

所以,從1986年出版以來已再版4次,臺灣一家出版社在

徵得原出版社同意後也出了新的版本,向海外發行,受

到歐美廣大讀者的喜愛,就不是偶然的了。

 

大千世界,滾滾紅塵,出世入世,各領風騷。

 

我驚歎于作家在敍說故事而外所抒發出來的那種來自生

活原汁原味的情緒和感受。本世紀四十年代,前半是驚

天地泣鬼神的民族解放鬥爭,後半是大浪淘沙、席捲殘

雲的人民解放戰爭,身處佛門的釋子,同樣鼓應著國土

莊嚴的神聖使命,噴薄著激情和理想的時代熱點。

 

作家在當代審美意識觀照下,對這一群一襲袈裟、香疤

在頂的特殊身份、特殊生活境域中的主人公的靈魂因素,

發掘極深。暮鼓晨鐘,青磬紅魚、琉璃孤燈,並沒有泯

滅掉人的民族精神、民族覺醒和愛國良知——披抗日烽

火,浴槍林彈雨,走向革命,是時代的演化,也是歷史

進程的邏輯轉化。空門並非消極遁世與沉淪的同義語。

 

禪門講悟,就有緣起,就有奮發,就有回歸。

 

它的故事屬於那個過去了的時代,而它的細節描寫的真

實性,藝術創造的審美追求和詩一般的結構運思則屬於

現在。

 

當我被引入《袈裟塵緣》的藝術世界時,一種全新的、

陌生的美學氛圍撲面而來,喚起了我對小說中美學意蘊

去感知、去領悟的熱忱,喚醒了我對古典藝術中崇高、

脫俗、神韻之美的深深回憶。

 

作家把時代的風骨神韻和佛門方外的文化氛圍,結合得

那麼天衣無縫,臻于化境,形成了作家獨有的審美特質。

 

作家對這一世人少知、難知的生活領域的“全景式”和

“全息性”的審美反映,不僅是呈現生活情狀,再現人

物命運,而是以不同于傳統的時空切割與場景轉換,經

過作家的鎔裁化育,營造出一種生活質地,一種濃郁的

氛圍,一種令人入迷的生活氣息。

 

花山求戒,楊柳刷頭,出坡打柴,龍潭抬水,香炭燙疤,

塔林化窯,禪堂坐香,雲水天涯……這裏有多種象徵的

意蘊,小說中由此而產生的一半是透明的具象的現實世

界,一半是朦朧的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悟性世界。

 

兩相交織,情景交融,物我為一。情辭高拔而不離本色,

淋漓盡致而有味外之旨。不事雕琢,沒有虛假,質樸無

華的生活軌跡和真摯感人的時代情愫,構成了如詩如畫、

靈韻流動、只留真情在人間的審美特徵。                                                                                                                                                                                                                                                                                                                                                                                                                                                                                                                                       

海外的許多評論家對《袈裟塵緣》讚歎有加,其中一位

研究者更把郭青稱之為繼蘇曼殊之後在佛教文學史上開

創新格局的第一人。

 

這一評價,有其卓見。但對於“佛教文學”這一概念,

在學界尚缺少明晰的界定。南開大學中文系 陳洪 教授

認為,在我國,佛教與文學的關係大致有三種情況,

種是佛教典籍自身的文學性。

 

《華嚴經》、《維摩詰經》、《法華經》、《佛所行贊

》等經典,均稱得上文章華美、想像豐富。假如把範圍

縮小一些,《百喻經》、《目連變》等稱之為文學作品

是可以當之無疑的。

 

第二種是表現佛教題材的文學,如《西遊記》、《翠鄉

夢》等。

 

第三種則是在思想觀念、作品風格、藝術境界、語言材

料等方面反映出佛教影響的作品,這一種數量最多,既

融佛家精神於血脈之中,又往往“羚羊掛角,無跡可求。

 

”從這三種界分來看, 郭青 先生的《袈裟塵緣》當屬第

二種,為表現佛教題材的文學。但這與蘇曼殊的《斷鴻

零雁記》、《絳紗記》、《焚劍記》、《碎簪記》諸作

又大不同。清人金聖歎自稱讀《法華經》與讀《離騷》、

《史記》、《水滸傳》有相近相同的情趣,這是他的閱

讀心理或情感體驗,我們決不能因此便視之為同一類的

文學作品了。

 

誠然,《法華經》、《華嚴經》、《維摩詰經》、《百

喻經》中不乏美學因素;同樣,蘇曼殊的小說作品及其

所譯拜倫詩、雨果小說中,也有豐富的審美意象。

 

在這一點上,《袈裟塵緣》的文學成就,我認為是自有

其佛教文學的地位的,也正是在這一點上,我們不能忽

視了或低估了《袈裟塵緣》中的美感因素。生活只是生

活本身,並不等同于作家筆下讓我們情趣盎然並為之魂

牽夢繞的美學境界。

 

郭青以其獨特的視角,以其智慧、穎悟、審美運思,甚

至以其心血,化為文字,讓我們有如此震憾和心靈的溝

通,我想正賴于作家憑其藝術腕力作出了美學表現,讓

我們看到了一個鮮為人知的美學世界。

 

這只有一個成熟的作家,才能做到。

 

《香港佛教》總第459

 

匆匆--真顗法師攝

 

有機會 我一定要去找找這本書來看看...99.10.1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勤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