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法國和尚的故事之三

 

結束——

探討不會結束,人類仍將不斷認識自身

 

為了印證兒子的精神實現,哲學家父親跟隨做了和尚的

兒子,從巴黎來到印度、不丹、尼泊爾,還走到了喜馬

拉雅山,他們一路傾心交談,通過對話,互相探討。

 

從精神科學、佛教心理學、靜觀(禪定)科學一直到格式

塔心理學、分析心理學;從羯磨(karma)、輪(samsara

、涅槃(nirvana)、中陰期到聞思修、自度度人;從佛教

到其他宗教;從印度佛教到中國佛教;從哲學家、歷史、

科學與政治一直到當今的社會現實……,他們都有精彩的

深入的探討。

 

一個從佛教的義理、出家後的體悟,侃侃而談;一個從思

想家的襟懷、哲學家的廣博知識和對兒子的理解,不偏不

激,實事求是。

 

限於此文篇幅,我不能不結束此文了。但他們的探討不會

結束,信佛的人和不信佛的人、東方和西方、科學家和佛

學家總還會把這樣的探討繼續下去,人類仍將不斷認識自

身,不斷開發人自身的內宇宙。

 

一個法國和尚的故事,是佛教的種子落入西方土地後盛開

的無數鮮花中的一朵。

 

這位父親——哲學家讓·弗朗索瓦有一段話既幽默又值得

深思。

 

他說:“雖然近來巴黎出現了‘咖啡館哲學家’,他們舉

行自由參與的公開會議,但是他們所激起的爭論的水準,

幾乎不超過櫃檯的水準。

 

近來在西方表現出來的對於佛教的驚人的好奇心,是不是

由於這一空白,由於沒有值得人們感興趣的爭論?”

 

這使我想到英國歷史學家阿爾諾德·湯因比的一句話,說:

“二十世紀最有意義的事件之一,也許是佛教到達了方。

 

他的兒子從科學研究的權威機構跑到東方來出家了;許多

中國僧侶、西藏喇嘛走上了西方各國高等院校的講臺和歐

洲著名修道院的演講廳;甚至許多西方的基督徒,對佛教

也都形成了一種高度的見解。

 

如美國著名的苦修會教士湯瑪斯·梅爾東也為他到一些佛教

師父身邊居住了一段時間,增進了瞭解“而感到幸福”

,說:“佛教徒中有眾多的達到了冥想和靜修的非凡高度

的人。”

 

東西方長期的隔離,今天已被打破了。

 

隔離的溝壑,只是缺乏交流。拒絕交流就是製造隔離。

而隔離和隔膜,都是很可怕的。

 

馬蒂厄——這個法國和尚說得好:“經歷了許多世紀的互

相無知之後,在最近的二十年,佛教與西方思想的那些主

要潮流之間的一場真正對話,已經開始建立,佛教就這樣

取得了它在哲學史和科學史上應有的位置。

 

我們從早到晚,在我們生命的每個時刻,都在與我們的精

神打交道,這個精神的最微小的改造,也會對我們的生存

過程和我們對世界的感受產生巨大的影響。”

 

(本文資料取自陸元昶先生譯《和尚與哲學家》一書,

江蘇人民出版社)

                                          覺真法師《香港佛教》總第49749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勤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