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大學》之四十八

 

覺真法師:體悟人生53

 

2. 怎樣尋到自己的心呢?

 

唐代無盡藏比丘尼給我們留下一首詩偈:

 

終日尋春不見春,

芒鞋踏破嶺頭雲。

歸來偶把梅花嗅,

春在枝頭已十分。

   

人人都知道春天最美好,盼望春天,喜歡春天,於是

乎尋春、迎春、惜春。

 

春天在哪里?其實最美好的春天正是自心、佛心、真如、

真心。春天不須向外找,佛性自在我心頭。

正如同趙州禪師所寫的一首偈:

 

趙州八十猶行腳,

只因心頭未悄然。

及至歸來無一事,

始知空費草鞋錢。

 

“芒鞋踏破”,“空費鞋錢”,“嶺頭”高高低低,

“行腳”千里萬里,向外尋求,怎能尋到自己(自心)?

真如本在自心,佛性即在自心。

 

你能認識自心,就不會遠行萬里,心外求法了。

 

因為,心外無我,心外無法,心外沒有春天,心外沒

有世界。

 

對“心”的研究、透視,並能作出全面、系統的解釋的,

在世界範圍內恐怕還沒有一種學說能達到佛陀的認識

水準的。但是,這並不等於說別人就沒有重視到“心”

的功能、心的作用、心的能量。

 

牟 宗三 先生說中國哲學特重“主體性”(Subjectivity)

“內在道德性”(inner moralitv),他認為中國思想的三大

主流,即儒釋道三教,都重主體性,而且“主流中的主

流”儒家思想,更把主體性加以更特殊的規定,而成為

內在道德性,即成為道德的主體性。

 

於是乎就把西方哲學重客觀性而不重主體性相區別開來

了,牟先生說得很有見地。

 

他的“主體性”→“內在道德性” →“道德的主體性”,

用中國儒家原有的一句話就可概括,“存乎一心”也。

 

即使西方哲學,無論從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到康得、

黑格爾、(包括費希特、謝林),或是從萊布尼茲、羅素到

海德格爾,他們都已逐漸向東方哲學的主體性走來。

 

他們作為享譽世界的哲學家、思想家,不可能不對人的生

命存在、社會存在和道德判斷做出認真的思考,也不可能

對佛陀的思想一無所知。

 

蘇格拉底力倡正義、中道(Mean)、公平、道德與友誼,這

不都是人的主體性的題中之義麼?不都是“存乎心”的

“心”的閃光麼?

 

講“人之初,性本善”的孟子,看到了人“心中”的純

淨自性,但是,他也說過,“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

 

“幾希”翻為現代語,就是極微小極微小的一點兒。

 

可見孟子說出此言時的憤激之情。

 

然而,就是這個“幾希”,卻又把人拉開了和禽獸的

區別。我們的老祖宗說:“不為聖賢,便為禽獸",似乎

也是憤激之詞。

 

依我看來,這不是說得太絕對,也不是非此即彼的簡單

化判斷,而是告訴我們:人啊,你的一言一行,你的每

一動念,你的內心,是朝向聖賢的那一邊呢?

 

還是朝向禽獸的那一邊呢?孟子力主“人皆可以為堯舜”,

這同佛陀說的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已可說異曲

同工了。

 

被儒家視為異端的荀子是最講現實主義的,但他喊出了

“人之性本惡”的不和諧音。甚至說人“其善者,偽也

(是人為的)

 

”尼采把人說成是“未定型的動物”,即使“面前有無限

的可能”,但也是看獸性看得多了一些。

 

我懷疑荀子說“人性本惡”恐怕也是過多的強調了人性中

的獸性。

 

人固然有獸性,但人,畢竟有人性,上升一步,還有

佛性。如果泯滅了人性,遮蔽了佛性,那麼人的獸性可能

比野獸的獸性更可怕。

 

古代對付奴隸的酷刑,中世紀的宗教裁判所,二次大戰期

間的希特勒,製造南京大屠殺和在中國大地上殺害了無數

生靈的日本鬼子,不都是“獸性”的證明麼?

 

無論孟子、荀子他們的認識也都進入“心”的深層次了。

即使荀子的話不婉轉,不客氣,太過急切,其實,佛陀

在菩提樹下證道徹悟之時,也已揭示得很清楚了:大地眾

生·平等無異,皆有佛性,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妄想”者,貪嗔癡也,“執著”者,顛倒愚昧也,兩者

的總根子就是“十二緣起”中的最後一環(也是初始一環)

“無明”。

 

雖有佛性,不能證得的根源就是無始無明,就是貪嗔癡

慢、妄想執著這些毒素的污染。語言雖然不同,不礙彼

此對心靈深處的探索。

 

在人類歷史上,對人自身——自我生命進行探索的,代

不乏人,過去有,現在有,今後還會有。

 

但是,通過自身的證悟,由轉向人的自我生命內求而

進入“心”的層次,發現了“心”的全部奧秘的則唯有

佛陀一人。

 

佛,不是上帝,不是超自然的神,更不是人的命運的主

宰。在神的面前,人和神的關係,是奴與主的關係,你

必須“求”神,你能說你也是神麼?

 

在上帝面前,人和上帝的關係,是僕和主的關係,你必

須“聽從”上帝,你能說你也是“上帝”麼?

 

然而,佛教則不然。佛告訴你,佛和眾生是平等的,只

要離執去妄,人人皆可成佛。

 

佛把眾生都看成是未來佛,或當下就是佛。

 

在人類歷史上,佛陀第一個喊出了自由平等的聲音。

 

佛把“緣起性空”的般若智慧告訴我們。

 

當因緣都不具備的時候,當客觀條件有許多不可能的時

候,當你無力改變外境的時候,你可以改變自心,你可

以找到內心的寧靜,內心的“天堂”,你可以建立一種

健康的生命的內視、內迴圈,你就可以永久保持“常樂

我淨”,回歸本源,回歸本然。

 

在人類歷史上,佛陀第一個向我門揭示了生命的真理:

一切在你自心,心的境界就是生命的境界。

 

佛即是心,心即是佛。

 

由於“無明”的污染,人是凡夫,背負著太多的沉重的

各種妄執,既沒有內心的自由(內苦、心苦),又沒有器

世間的自由(外苦、身苦),所以,人要掙脫許多系縛

——思想的系縛,熏習、陋習、惡習的系縛,邪見、

偏見、種種惡見的系縛,只有掙脫系縛,砸碎內心的

枷鎖,才能斷惑證真,得到解脫。

 

但是,佛不可能代替你,也不可能來賜予你,自縛自解,

自贖自救,自心自安,自性自度。

 

在人類歷史上,佛陀第一個向我們指出了看破放下、自

我改造的法門。

 

佛”這一個詞,是外來語,是“佛陀耶(Buddha)

的音譯。用現代漢語意譯,即覺悟了的人,智慧的人。

 

古代譯為“覺者,智者”。這個“覺者,智者”具有

三義: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自覺,是獲得大智慧,自度自利,自我覺醒。

 

覺他,是幫助別人啟迷得悟,這是關懷眾生,救度眾

生,濟世利他。

 

覺行圓滿,是自利利他,自度度人,福慧圓成。

 

這三個內容(三義)是一個完整的整體,既不能單稱為

“覺者”,又不能單稱為“智者”,三者密不可分,所

以仍用音譯,簡稱為“佛”。

 

可見,“佛”的含義中已包括了智慧的開發,智慧的

覺醒,智慧的圓滿完成。

 

佛教的智慧觀,是佛陀的智慧,是佛陀對宇宙人生的

感悟。

 

它不是框框,不是教條,更不是皇帝派了什麼人宣讀

的“聖旨”,不要你匍匐在地跪拜接受,更不應盲目

信從。

 

佛陀教導我們的,是“四依”,即“依法不依人,依智

不依識,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依法不依人,是依佛法,依一切與佛法相符相應的法,

不論是誰說的,不論是佛說,是別人說,只要是佛法,

是與佛法相通相符的法都要依,而不是依人。

 

依智不依識,智是智慧,識是知識,識見(見解),即依

脫離無明的智慧,而不依現象的各種名相分別的知識,

見解。

 

依義不依語,依真實義而不依表像的語言文字。依了義

不依不了義,依徹底究竟之義,不依權巧方便之說,或

謂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總之,從“四依”可見佛陀的人格力量,既不強調對個

人的崇拜,更不要求對語言文字的神聖待遇,尊重別人

的思考和意願。

 

信受的是“法”,理解的是“真實義,究竟義”。

 

不依人,不依語,不依現象,不依不究竟。

 

佛陀教導的法“四依”,把佛教和其他宗教完全區別開

來,只依真理,堅持如實知見,不崇拜權威,不憑任何

主觀意志,不搞迷信。

 

即使你虔誠信受,以佛陀為師,讀佛陀之經,行佛陀之

教,實踐佛陀之願,也還仍然要通過你自身的體認和領

悟。

 

真理是否有用,尤其對你是否有用,必須經過你自身的

檢驗——自證自悟,才叫圓悟圓成。

 

最後,我想說:我們學佛,學什麼?

 

學佛,就是學習佛陀。

 

佛教文化的魅力,歸根到底,是佛陀的智慧的魅力。

 

而佛陀的智慧是有其生命形態的。

 

它的魅力四射,正來自它健康、活潑的生命狀態的魅

力四射。

 

要學習佛陀,學到佛陀的精神,學到佛陀的智慧,不改

變自身的生命狀態是不可能的。

 

不肯離妄去執,不肯放下心內心外的陰影,不能完成自

身生命形態的轉變,就不可能像佛陀那樣獲得自證自悟。

 

人最寶貴的資源,是在自己的心中。

 

佛在心中,天堂地獄也都在心中。

 

決定一切的是你自己的心靈。

 

你的心靈才決定了你的生命狀態。

 

不改變自己的心靈,不改善自己的生命狀態,就不可能

獲得任何證與悟。

 

有所悟,才是真正的學佛,真正地接近了佛陀的智慧。

 

不證不悟,無證無悟,永遠在佛的智慧殿堂之外。

 

你能用佛陀的智慧面對世界,面對人生,面對生死。

 

只能是通過學佛自證自悟的結果。不能完成這個自證自

悟,學佛成佛永遠只是一句空話。

 

生死無常,幻質非堅。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人生的意義不在財富的佔有,不在私欲的滿足,不在功

利的尋求,不在愛情的癡迷,不在如雲如煙的輝煌,而

在心靈的淨化,人格的崇高,生命的獨立,生死的解脫。

 

這就是佛所說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

諸佛教”。

 

這就是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自己的答案自己回答,自己

解放自己,自己改造自己,自己超越自己,自己體悟自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勤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