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紀念館之旅()

計劃了好些日子

今天終於圓夢 來到佛陀紀念館

一句話  就是讚歎連連

 

因館藏極豐 拍攝資料與大家分段分享


人間佛國--作者:依來

佛陀八十歲時,宣布了自己即將進入涅槃,

弟子們頓時感到失去依靠。

阿難含淚請示佛陀涅槃後大家該怎麼做?

佛陀囑咐:「當我圓寂荼毘後,你們收拾舍利,

在十字路口建塔寺,讓路人知道思慕、信仰。」

原本在印度珍藏千餘年的佛牙舍利,經過了許多磨難。

貢噶多傑仁波切為了守護佛牙舍利,冒著生命的危險

,艱辛跋涉回到印度,經其上師與多位法王的認證後

,守護舍利長達三十年。

 

在因緣殊勝下,將這貼身密護三十年的稀世珍寶,

與十二位德行兼備的仁波切,連名簽署,贈送給

星雲大師,佛牙舍利終於能重現於世、教化於世。

星雲大師為此凝聚了百萬信眾的力量,共同為供奉

佛陀舍利而建佛陀紀念館,目的就在透過供奉禮拜,

讓信眾拜出智慧與慈悲來。

眾生需要佛陀

星雲大師曾說:「佛陀並不需要人們禮拜供養,

但眾生需要藉此來啟發善念淨化心靈。透過禮拜

佛牙,與佛陀的法身接心,將思慕之情昇華為學

習佛德,實踐淨化心靈於日常生活。」

因為這樣,佛陀紀念館的每一建築設計,都富含佛陀

的義理,每一草木都流露祖師的禪味。從踏入佛陀紀

念館山門的那一刻起,步步都能感受到佛法顯現在一

花一草、每一偈語禪畫中。

佛陀乘白象入胎而降臨人間,說法如獅子吼,

能喚醒沉迷眾生,禮敬大廳前的象群與獅子,靜靜

的為參訪者傳授認識佛陀的第一堂課。

 

進了大廳,諮詢、服務、郵局、攝影、便利超市、

滴水坊等等,皆因應眾人需要而設置。

 

出了「禮敬大廳」,便走上「成佛大道」,兩側的

八塔,分別由七戒、八道為起始,五和、三好、一教

,與六度、四給、二眾左右對稱,講述著成佛的修行

就在人間生活中,以及人人應遵守的道德準則。

 

「風雨走廊」更是大師的慈悲,為來訪的大眾免去雨

淋日曬.牆上除了有千家寺院、百萬人士功德碑之外,

還有《菜根譚》法語,一路都是佛法的教化,是生命

道德教育的絕佳教材。

菩提廣場兩側廊道,有:《佛陀行化圖》及

《古德偈語》壁面浮雕。

廣場還有十八尊羅漢,包含大愛道、蓮華、妙賢三位

比丘尼尊者。

星雲大師說:「台灣佛教興盛,出家女眾功不可沒。

全球佛教徒,女性更是人數眾多,當她們看到女眾納

入十八羅漢,會覺得女眾也有成佛的可能,這不也是

佛陀教化的精神嗎?」

 

心靈教育的學城每一面牆上呈現的因果、慈悲、

感恩、道德、生命,都在《護生圖》、《禪畫禪話》

中,佛館儼然是一所心靈教育的學城。

 

佛陀是教育家,佛陀紀念館就如一座學校,希望每一

個人來,都能獲得生命中的一些啟悟。

 

本館內部,除供奉佛牙舍利的玉佛殿、金佛殿和觀

音殿之外,另有容納千餘人集會的「大覺堂」及四

大常設展,隨時有藝術美展及各種表演,與來訪者

齊引心靈的共鳴。

「四塔」象徵四聖諦——苦、集、滅、道,就如一

個人治病的過程。

「苦」是生病了,「集」是生病的原因,「滅」

是生病痊癒,「道」是治病的藥方。解決眾生的痛苦,

給予眾生快樂,這就是佛陀的本懷,慈悲的教義。

 

知苦、斷集、證滅、修道,是四聖諦的根本架構,

付諸行動與實證,就成了四弘誓願。

 

本館基座四隅各有一塔,塔內分別供奉觀音、文殊、

地藏及普賢菩薩,代表著四大菩薩大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宣說著人間佛教的

悲、智、願、行。

 

星雲大師說:「為供奉佛牙舍利」而建造佛陀紀念館

,並非要烘托舍利的神妙,目的是透過供奉的行動,

將佛陀的慈悲智慧彰顯出來,讓世人具體感受。

 

希望有緣來到佛館的人,都能與佛接心,點亮心靈

的燈光,學習佛陀的慈悲與智慧,心靈得到淨化、

人格獲得昇華,進而創造祥和安樂的人間佛國,明

白淨土就在現前,佛陀就在每一個人的心中,

而圓滿每個人的人生。

 

佛館不僅是宗教聖地,更具有文化、教育、生命、

道德生活的意涵。

 

多方了解觀察,可以豐富我們的生命。

祈願人人來佛館,感受無限的喜悅。祝福你!



進了大廳,諮詢、服務、郵局、攝影、便利超市、滴水坊等等,

皆因應眾人需要而設置。

出了「禮敬大廳」,便走上「成佛大道」,兩側的八塔,

分別由七戒、八道為起始,五和、三好、一教,與六度、

四給、二眾左右對稱,講述著成佛的修行就在人間生活中,

以及人人應遵守的道德準則。

 

 

 

 

 



 

 

 

 

「風雨走廊」更是大師的慈悲,為來訪的大眾免去雨淋日曬。

 

 

 



 

 

「四塔」象徵四聖諦——苦、集、滅、道,就如一個人

治病的過程。「苦」是生病了,「集」是生病的原因,「滅」

是生病痊癒,「道」是治病的藥方。解決眾生的痛苦,給予

眾生快樂,這就是佛陀的本懷,慈悲的教義。

本館基座四隅各有一塔,塔內分別供奉觀音、文殊、地藏及

普賢菩薩,代表著四大菩薩大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

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宣說著人間

佛教的悲、智、願、行。

 

 


 

 

 



佛陀並不需要人們禮拜供養,但眾生需要藉此來啟發善念淨化心靈

菩提廣場兩側廊道,有:《佛陀行化圖》及《古德偈語》壁面浮雕。

廣場還有十八尊羅漢,包含大愛道、蓮華、妙賢三位比丘尼尊者。

 

 

 

 

夕陽餘暉下的佛陀身影

 

牆上除了有千家寺院、百萬人士功德碑之外,還有《菜根譚》

法語,一路都是佛法的教化,是生命道德教育的絕佳教材。


獨自參觀後 為自己留下記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勤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