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百歲童子--星雲禪話
禪門自大迦葉尊者傳法給阿難尊者後,輾轉傳到
第十七祖僧伽難提尊者。
有一天,僧伽難提尊者率領弟子行化到印度的
摩提國,走到一座村子裡時,忽然吹來一陣涼風,
讓人身心感到異常清爽舒暢,於是停在當地討論
佛法。
「你今年幾歲?」僧伽難提尊者問。
「百歲。」
「我不會道理,所以說已有百歲了。」
「此話怎講?」
「佛陀曾說:『若人生百歲,不解生滅法,
不若生一日,而能解了知。』」
心眼皆相似。」在場大眾對童子的機智與言行,
無不嘖嘖稱奇,
僧伽難提尊者,便度他剃髮出家。
這位童子就是日後的第十八祖伽耶舍多尊者。
簷下的銅鈴被微風吹得叮噹、叮噹作響,僧伽難
提尊者
心想,是時候了。
於是指著銅鈴,問伽耶舍多說:「這是銅鈴聲?
還是風聲?」
伽耶舍多回答:「不是風聲,不是鈴聲,這是心聲。」
僧伽難提尊者又問:「你的心呢?」
伽耶舍多說:「我的心不是響給您聽了嗎?」
僧伽難提尊者
緩緩頌出付法偈,付囑伽耶舍多說:
「心地本無生,因地從緣起
;緣種不相妨,華果亦復爾。」
然後達摩東來中土,此時大約是西元六世紀中國
梁武帝左右,距離佛陀時代已經有千年了。
而禪門在十七祖僧伽難提尊者、十八祖伽耶舍多
尊者之時,距離佛陀時代也有五、六百年了。二位
尊者的對話,能包含這麼多的禪意,可見當時佛法
之盛。
二僧爭論是風動、是幡動時,惠能大師說,不是
風動,不是幡動,是二位仁者心動。可見漢傳佛教
與當初的印度佛教是前後相應的,不都是歸屬一意嗎?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