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心的大學》之二十九

 

覺真法師:體悟人生53

 

 

22. 為什麼我們有私欲?

 

從佛教來看,慚是尊重真理、尊重自己,愧是

尊重他人、尊重公眾利益。慚是自律,愧是他

律。

 

慚是向善,愧是拒惡。

 

人有了這種知善知惡、善遠惡的自覺——

慚愧心,才真的算是具足做人的資格。

 

李:法師,在跟你談天中,我發現佛學很多時都指

出我們的麻煩,可能都是來自自己的欲望,而實際

生活中的經驗,都告訴我們,各種欲望正是人和社

會的問題的根由,為什麼我們有欲念?如果沒有,

我們便不用煩嗎?還是有其他角度去理解欲念嗎?

 

覺真長老:佛教傳入中國後,中國有了一句俗語叫

“不在五行中,超出三界外”。

 

五行(金木水火土),是中國的本土文化。

 

三界,是佛教的用語,佛教把一切生命境界,劃分

為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總稱“三界”。

 

欲界,就是有欲望的世界。欲界眾生,皆依食住。

 

在前面“愛情四問”那一章中,我已說到,為了延

續生命,欲界眾生必須“四食”具備。

 

這個“四食”已概括“食色”兩大根本欲望了。

 

老子說:“吾有大患,為吾有身。”有身,就是有

一切生存的需要、生存的欲望。

 

孔子在《禮記》中也講;“飲食,男女,人之大欲

存焉。

 

”飲食(吃)、男女(性),這是人的兩件根本性

的大事。

 

後來與孟子同時的告子,也說:“食色,性也。

 

”食與色是人的本能。所以,到了近代,西方的佛

洛德,要把人的“無意識”(也叫“潛意識”)

 

稱為“本我”,即本能的我。這個“本我”是受

兩個原則支配的:欲望原則、享樂原則。追求欲望,

追求享樂,是人的本能,故稱“本我”。

 

我們佛教,雖不叫“本我”,但特別指出,自我感,

正是一切眾生的生死根本,是“無明”的來源。

 

“無明”,正是一切煩惱的根本特性,一切煩惱,都

來自“無明”。

 

誠如你所說,如果沒有無明(沒有自我感),則自然

沒有一切煩惱了。

 

李:但既然是人的天性,同時,食和色其實是人生存

和延續人類物種的必須,那就不能將這些欲念全部的

抹掉了,欲念存在,但又不能過火,即是,我們回到

如何控制和管理呢?

 

但我想這真是人生的大課題。到底我們如何面對欲念,

如食欲,色欲,虛名,名牌呢?天性如是,如何能控

制自己呢?

 

覺真長老:這的確是人生的大課題。

 

不食,怎麼維持生命?不嫁不娶,怎麼延續人類後

代?食(佛教已發展為“四食”),是人能夠活著、

活下去的根本需要。

 

色,人類有了愛情和婚姻,恐怕正是為了合理的健康

地解決這一需要的吧。

 

可是,“需要有限,欲望無窮”,欲望無止境,有了

十萬,想百萬,有了百萬,想千萬。

 

有了太太,想情人。有了汽車,想別墅。田外有田,

宅畔有宅,官上有官,身後有身,失隴望隴,得隴

望蜀。

 

生命雖短,欲望使自己心煩意亂,灑脫不起來。問題

就複雜了,事態就嚴重了。

 

飲食男女,本來正常而又自然。如果超出了需要的

“度”和界限,變為佔有,驚奪,搶劫,爭鬥及不

手段的強取豪奪,以致於破壞性、傷害性的損人利己,

這就給人類自身帶來麻煩和困擾了。

 

人為萬物之靈。如果尊重這個“靈”開發這個“靈”

,認識這個“靈”,提升這個“靈”,人就能超越自

己,人就能昇華自己,人就能成佛。

 

如果恃仗自詡為萬物之靈,可以居高臨下,俯視一

切,目空一切,支配一切,佔有一切,淩虐一切,

一旦走向事物的反面,變為邪靈,變為卑鄙,變為

醜惡,那麼,人就不成其為人了,老百姓會說“畜生

、豺狼”,我們的古人也曾說“人之異於禽獸者

幾稀”。

 

到了這一步,在“食,色”兩個欲念行為上,恐

怕人就變成最兇殘最醜陋最可怕的動物了,西方不

也有“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的說法嗎?

 

人的欲念越多,貪心越大,就會有過多的憂慮。

 

人的憂慮一多就會生病,心病嚴重了,就會失去理

智,理智失去就容易喪失行為準則。

 

沒有行為準則,人就輕舉妄動。輕舉妄動就招來禍

害,禍害使人內心動盪不安,對外境就失去了抵抗

 

抵抗力弱,病就加重,經歷了一番慘痛之後,人才

會回過頭來反省自己。反省自己終於發現根在貪欲。

 

可見,欲念和貪心的後果,是懲罰自己,傷害自己。

 

人,畢竟有人的高尚與尊貴之處,那就是人能反省

自己、人能總結自己、人能改正自己、人能轉變自

己、人能提升自己;因此,人能面對自己的問題。

 

從佛洛德來說,人又有“自我”,自我遵循現實原

則、功利原則,由自我又上升到“超我”,超我遵

循道德原則,完美原則,到達道德的境界,人類真

是可歌可頌了。

 

而從佛教來說,人要有理性,更要有悟性;變無明

為智慧,化煩惱為菩提,解脫、自在、清淨、涅盤,

那就是回歸真我的更高境界了。

 

李:當欲念不斷生長,如法師所講,變成無止境的

情況,會讓人產生嫉妒心嗎?

 

這樣的問題,是因為很簡單的觀察,我們看見別人

住得比自已好,食得比自己好,很多時就會有負面

的想法,開始嫉妒了。

 

覺真長老:人類的恩愛情仇、人類的歌哭悲喜,進

入了知、情、意的領域,進入了“心”的範疇,這

已不僅僅是一個本能“本我”的問題了,它可以發

展出比本能更糟,比本能更可怕,比動物性的本能

更兇殘更粗更“有理”的種種犯罪與迫害了。

 

為了掠奪、佔有,甚至誅除異己,斬盡殺絕,還要

掛上真理永遠在我手的招牌,讓作惡者食人者全身

上下散發出無比正確的光環。

 

妒忌心、佔有欲,殺盡天下無敵手,這只是一種必

然的表現形式罷了。

 

不知你是否還記得曾經有一部墨西哥的電視連續劇

中文譯名《誹謗》,這就是生活中的一面鏡子,它

把人類的嫉妒和誹謗,演繹得入木三分。

 

桑德拉的挑唆、羅蘭多的訛詐、瑪蒂爾德的不擇手

段,組成了一曲“指鹿為馬”的誹謗大合唱。

 

被謗者維克多、莉蒂亞,雖然光明磊落,事無不可

對人言,但在誹謗者的處心積慮和精心策劃下,情

節居然可以編造,對話居然可以加工,證據居然可

以炮製;幾片如簧之舌,蜚短流長,眾口鑠金。

 

遭謗者無端受屈,百詞莫辯,跳進大西洋也洗不清。

 

君莫謂“邪不勝正”,可怕的正是假可以亂真。

 

《西遊記》中,六耳彌猴與美猴王搞在一起,不但

唐僧難辨,連觀音菩薩的慧眼都會被騙過。

 

誹謗的作用與誹謗者的能量,你不可忽視。

 

君不見,對同事的誹謗,常在上下級之間散佈;對

老師的誹謗,常在同學中散佈;對親者的誹謗,常

在親人摯友中散佈;其意何在?

 

意在離間、毀人。

 

一千七百年前的曹子建曾經悲憤地對他的兄弟白馬

王曹彪說:“鴟鴞鳴衡軛,豺狼當路衢;蒼蠅間白

黑,讒巧令親疏

 

”讀著這樣的詩句,曹植的肝腸氣骨、胸中塊壘、

遭謗之痛,至今都使我們為之扼腕。

 

誹謗者的用心,固不難理解,而細查一下誹謗來自

何處,則又發人深思:桑德拉是莉蒂亞的好友,是

維克多的老同學與愛慕者;瑪蒂爾德是阿爾瑪的親

生之母,是維克多的丈母娘;羅蘭多則是由瑪蒂爾

德雇用的;此外還有一些不明真相、道聼塗説的附

和者。

 

成功者只有一個,而嫉妒者卻有一群。

 

這一群人,並非兩個營壘素有宿怨的仇敵,恰恰是

沾著親、友、好和種種最親近關係的人。

 

問題就出在這裏,正因為貼近,雙方比出高低,見

出媸妍,利害衝突才更尖銳,妒忌才更深毒,流言

才更使人信以為真。

 

原來,給你小鞋穿的,讓你蒙上不白之冤的,恰恰

是你身邊的親人好友。

 

吃著親友射來的子彈,遭著“同一戰壕”裏的暗算,

這是人類最大的可悲啊。

 

我再說一個歷史上的故事:

 

  唐德宗貶了盧杞的官,又常常想起盧杞。

不久,他想給盧杞升一點官位,大臣們怕盧杞

真的升官,便紛紛作梗、阻攔。

 

德宗問宰相李德裕:“你們都說盧杞不好,盧杞

究竟狡猾在哪里呢?

 

”李德裕回答說:“連陛下都不知道,這就正是

他狡猾的地方啊!”

 

你看多可怕,如此誣陷,而遭遇了那位主子,又如此

糊塗,不可歎,人心詭,忌之毒,這是一面

鏡子。

 

世上的事物,總是成對出現;有莉蒂亞的美,就有桑

德拉的妒;有維克多的誠,就有羅闌多的詐;有阿爾

瑪的愛,就有瑪蒂爾德的恨;他們相生相剋,相將相

隨。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們的社會出現了一個詞,叫

“紅眼病”。

 

你要叫得了“紅眼病”的人不去妒忌、不去損人,很

難辦到。既然如此,問題就在遭妒遭謗時,你該怎麼

辦?

 

不必悲傷,不必心灰意冷,那正中妒忌者的下懷。

 

我認為,聞謗而奮起,知毀而自強。

 

我國古代有一副對聯:“能耐天磨方鐵漢、不遭人

妒是庸才。

 

”你以熱誠工作,默默耕耘,不計得失,揮灑汗水,

化作無私奉獻。

 

陰影見不得陽光鬼蜮不能傷害智者

 

佛教告訴我們,戒能生定,定能生慧,做一個智慧

的人,才是一個最有生命力的人。

 

李:剛才法師你已經提到一點點的,是關於如何控

制欲望,可不可以再多講一點如何可以控制一己私

欲而不至傷害別人?

 

因為我認為欲望在某種情況和某種限度下是能讓社

會進步和讓人勤奮的,我們希望去得更遠,所以我

們發明飛機,我們希望知道更多關於宇宙的奧秘,

所以再發明出太空船,回到我的專業,就是人為了

能吃到美味的東西,所以會有烹飪這門學問。

 

覺真長老:上面所說的,只不過是指出了“人”性

中負面的,醜惡的那一部分罷了。

 

人,可以不純依本能行事,人還有超越自己,發展

出高度文明的殊勝之處

 

佛洛德固然提出了“超我”,提出了人的道德原則

和完美原則,而佛教更為我們指出了“人身難得,

佛法難聞”,人的最大殊勝(與動物的根本區別)

就是人能反省自己,人能總結自己,人能改正自己,

——人能知慚,知愧(不知慚、不知愧,如老卡拉瑪

佐夫之流,又當別論)。

 

人與動物不共的德行,就是他有慚愧心(一個沒有慚

愧心的人,他連做人的資格也沒有了)。

 

從佛教來看,慚是尊重真理,尊重自己,愧是尊重他

人,尊重公眾利益。

 

慚是自律,愧是他律。

 

慚是向善,愧是拒惡。

 

人有了這種知善知惡,向善遠惡的自覺——慚愧心,

才真的算是具足了做人的資格。

 

慚愧心是一種自覺。但是,人的自覺,也會麻木,也

會失,也會被多種煩惱,業力,業障所遮擋,所覆

一時不能顯現自覺。

 

但人一旦因緣成熟,良心發現,又會慚愧心現前。

 

所以,那些巨奸、大惡,仍會有於心難安,有痛悔前

非,洗心革面的時候。

 

每有死刑犯臨赴刑場時,面對他惡貫滿盈的一生

會有痛悔自責,留下遺書,或表示懺悔或表示捐獻器

官,以遺愛人間的,這也就是一種懺贖,救贖了。

 

所以,一個能自覺、自律的人,必能控制一己私欲,

也不會傷害別人。

 

我想提問:把熱水澆在雪上,會怎麼樣呢?大多數人

會說:雪會融化,雪就不見了。

 

我想,這只答對了一半。用熱水澆在雪上,不但雪融

了,消失了,熱水也不再是熱水了,熱水自身也失去

了。

 

人如果用有限的精力去追逐無盡的欲念,在他短短的

一生中,又能完成多少呢?

 

這不是一種自覺嗎?“良田千頃,日僅三餐;廣廈萬

間,夜眠七尺”。這就是古人的自覺。

 

道德靠自覺,法律靠強制,政權靠鎮壓,教育靠說服。

 

那麼,最可貴的還是自覺。人能自覺,能幫助別人

自覺,這就叫“自覺,覺他”。

 

自覺覺他就是菩薩;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就是成佛。

 

所以人有佛性:人人皆有佛性。

 

人能成佛,人人都能成佛。

 

成佛就是清淨,自在,無染,當然也就離欲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勤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