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影子-覺真長老

  

讀到一則故事:

 

  有一位羅馬帝王,從戰場凱旋。他率領百戰

雄師穿過羅馬街道。街上擠滿了人,隊伍走近皇

后和皇族的觀禮台時,年幼的太子,從看臺上跳

了下去,沖進人群,打算跑到街的中央,去擁抱

他的父親。他被站崗的武士攔住了。

 

  〝不許亂跑。你知道來的是誰嗎?他是國王陛下

〞。小王子聽了,笑了起來,對武士說:〝對,他是

您的國王陛下。可是,他不是別人,是我爸爸。〞

 

  這不是笑話,這是真理。國王陛下,對,這是頭銜、

是地位、是身份,尤其是架子。如果您把這些都放下,您

還剩下什麼?在小王子的眼裏,這些東西與他無關,在這

些東西的背後,他只是一個〝父親〞。

 

  其實,〝父親〞也是一個影子。把〝父親〞也放下,

真正的〝我〞是誰?請認識一下這個〝我〞吧。

 

  我寫了一篇《人能逃脫自己的影子嗎?》,發表後,

引得許多共鳴。有些讀者,更聯繫自己的親身經歷、親身

遭遇,找到了自己的影子,發現了自己的影子。最後,也

得出了各自的結論:的確,影子是無處不在的,但那不是

〝自己〞。拿到陽光下來,影子就不存在了。

 

  果然,有讀者來函,還附來了剪報。某市一位高官,

在一家海鮮酒樓涉嫌非禮11歲女童,已被警方列為刑事案

偵查,並至酒樓重組案情。

 

據案發後,某高官對女童家長說:〝你知道我是誰嗎?

我是XX XX部派下來的,級別和你們市長一樣高。

我掐了小孩的脖子又怎樣?你們這些人算個屁呀!敢跟

我鬥,看我怎麼收拾你們。〞對於這番話,在媒體爆光

之後,網上的議論就太多了。幾乎一面倒的認為,這不

是狂言,道出了事實真相。(是真相嗎?)

 

還有一位評論家在著名《南都週刊》上評論:〝句句是

大實話〞。我們來認識一下:〝你知道我是誰嗎?〞

這個〝我〞是誰?是他的官位、官職、官銜嗎?〝我〞

=官位、官職、官銜嗎?

 

  〝我是XX XX部派下來的。〞派的是〝我〞?

還是派了一個〝官銜〞、〝官位〞?派下來就一定帶了

〝我〞的護身符嗎?護身符裏的〝我〞是我嗎?

 

  〝級別和你們市長一樣高〞。市長,一市之長,當

然全市最高。這麼高的級別,是〝我〞嗎?職務,可以

調動,可任可免;級別,可升可降,這是那個不變的本

質的〝我〞嗎?

 

  〝你們這些人算個屁呀〞。別人成了〝屁〞,甚至

還不算個屁,那麼吐出此言的人,算個什麼呢?

 

  〝敢跟我鬥,看我怎麼收拾你們?〞〝屁〞能跟誰

鬥呢?按照他的理論,他要收拾〝屁〞了。收拾〝屁〞

的人是〝我〞嗎?我的能耐、本領、價值,就是收拾別

人、收拾〝屁〞嗎?

 

  這裏,主人公所說的每一句話,能夠說是〝我〞的

真實嗎?他把他的影子當成了他自己了。

 

  第二天報紙上報導:這位高官已被免職,撤銷了內

外一切職務,到了陽光下,他的影子消失了。那番充分

顯示了〝硬實力〞的話語,請看,有什麼真實可言?

他把他的影子當成了自己,這是不是一個〝大笑話〞?

 

  生活就是一部作品,這部作品的高度,是它自身的

思想高度。

 

作品中主人公的高度,也必然是主人公自身思想的高度。

這位高官,官位可能很高,級別可能很高,身體也可能

很高,但那只是〝影子〞的高度,不是〝我〞的高度。

把影子當成了〝我〞的人,思想高度,不是等於O,就

一定是個負值了。

 

  人,很難逃脫自己的影子。佛陀教導我們一顆〝平

常心〞、〝慈悲心〞、〝感恩心〞、〝無所住心〞,就

是讓我們走出自己的影子,不要把影子當成了自我。

 

老子所說:

 

〝無為〞(按善增先生新解:不該做的不做)、

〝無智〞(不持有個人的固執之見)、

〝無欲〞(不放縱自己名與利的私欲)、

〝處下〞(上者要會處下)、

〝處弱〞(強者要會處弱)、

〝唯小〞(大者要唯小)、

〝守中〞(協調全局,平衡各方面的關係)

 

 

不也都是讓我們走出自己的影子、捨棄自己的影子,

回到自己的本來嗎?

  

黃勤珍學習記錄03.30.

 

 

生活就是一部作品,這部作品的高度,

是它自身的思想高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勤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