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議的因緣

 

作者:何奇 (原創) 2009-3-14 14:29

關鍵字: 覺真法師 


  我本來是個急性子,又是一個事事求完美的人,勝負心也強烈,面對人生的變故和莫名其妙的挫折,會表現出比其他人更容易茫然和不知所措,有時候很輕易地懷疑人生。

  2008年,我經歷許多難言人生苦況,獨自一人時候,歎息連連,家人都不敢在我面前大聲說話,家裏氣氛是的。但是過了春節邁入2009年,家人都說我心態寬闊和平和,有一種從容,笑容重新浮現在我臉上,兩個兒子可以自由地在家玩鬧。今昔之變,主要是春節期間遇到覺真法師,不可思議的因緣讓我待人 處事寬廣許多,對未來有了更多自信。

  法師的文章一篇篇的看,我雖然無法解釋看出些什麼道理,但是在閱讀時候,我的心態卻有了很大的轉變,心量變大了。過去過不去的心坎,刹那間化掉,好像什麼都可以放下了。我心清氣爽。

  文能窮人,這個糊塗認識一度在我腦中盤旋,認為自己百無一用。但是我近期卻寫作衝動很強烈,一有時間,我就座在電腦前寫。覺真法師的德行讓我感佩,閱讀法師的著作,我得到很多啟發,我立刻寫出來,通過網路,讓有緣人也與我一樣受益。

  湖北一所大學女生小劉,今年參加研究生考試,意外落榜,她感到前途一片灰暗。小劉同學偶爾去南京大學網站衝浪,流覽到我的隨筆《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讀覺真法師〈和諧是道〉的遐思》後,觸動她的心緒,她把隨筆列印出來,反復閱讀。她千方百計通過網路聯繫我,與我溝通。我告訴她,我本人很淺薄,讓她去網路上搜索覺真法師的文字,一定讓她領悟到生命意義。

  兩天后,小劉同學給我來電話,感謝我讓她讀到覺真法師的文章,打從內心折服,覺真法師智慧法語讓她內心鬱悶沉澱,心平靜下來,許多解不開的結得到一種釋放,可以更自然的面對現實。

  覺真法師讓我對佛法有了真實感,不再認為佛法是高不可攀或者不可琢磨了。我對佛法還沒有入門,但是我拿起與佛有關的書,有了親切感。有些看到我隨筆的人,願意學佛,給我來郵件詢問我,我總是仔細答復;有想要覺真法師書的,我已經聯絡,覺真法師說:給我一百本他的書。雖然我看起來不象一個學佛的人, 在隨順因緣中我願意做個橋樑,為大家學佛來幫忙。

 



    

 

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讀覺真法師《和諧是道》的遐思

 

作者:何奇陽

 

  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

 

  —讀覺真法師《和諧是道》的遐思

 

  

 

  上海這幾天降溫,天空中不時隨風飄灑著雨絲。漫漫長夜,倚在床頭,借著臺燈昏黃的光亮,讀著覺真法師的文章。覺真法師的文字好象吸納了太陽的光輝, 穿越白天與夜晚的時空,帶著溫暖籠罩了我身居寒夜的身心。

 

  我是一介凡夫,有幸親近覺真法師。我讀了許多法師的文字,沉醉其中,常常竟忘了時間的流逝。覺真法師是佛門巨匠,他把東方的智慧和佛家的哲學情懷融入文字中,能滋潤世人的心田。

 

  近期,我的人生之路在進行轉折中。我在彷徨,在承受各種生存的壓力,我內心的孤寂和苦悶有誰可解?這個夜晚,讀著覺真法師的《和諧是道》,仿佛在和法師促膝夜談,進行著一場心靈對話和靈魂的碰撞。我仰望廣大的黑夜,探觸遙遠的淨土。

 

  覺真法師在《和諧是道》裏寫到:“在《華嚴經 ・普賢行願品》中,經雲:〝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我記得我聽聞我的師父茗山長老講這段經文時,他一邊講眾生是樹根,諸佛菩薩是華果,一切眾生是諸佛菩薩的根本,我就一邊流淚不止,感念佛菩薩多麼尊重眾生,熱愛眾生,關懷眾生。這樣的慈悲心,無私,無染、無著,正是佛陀的本懷,佛法的聖義諦啊。有這樣的〝利樂有情〞的深願意志,有這樣的〝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理想和信念,必然熄滅貪嗔癡慢,必然清淨身語意業,必然走向人對自身的超越。這不正是走出了人我、自他、主客、內外、一與多、有與無、現實與理想、短暫與永恆等等對立與緊張、局限與迷誤嗎?”

 

  讀到這些文字,我為自我而憂慮的心一下子進入心澄境明之界,有一種對生命的更高層次的體驗。我莫為自己個人遭際而過分沉溺,對順境逆境都心存感恩,使自己用一顆柔軟的心包容世界。

 

  近來我寫了幾篇關於覺真法師的短小文字,帶來讀者熱烈的迴響。一位做醫生的讀者專門給我發來郵件,說:“我在工作中兢兢業業,是我們科室唯一留學回來的博士,但是年終評獎總是不能夠被評為先進。我就很生氣,甚至想與院長拍桌子。看了您的文章,在網路上找到法師語錄:

 

  宰相肚裏能撐船。你對人寬容,歸要到底,就是對自己的寬容。鴨肚雞腸,你不放過別人,到頭來也就是跟自己過不去。

 

  心結讓你愁腸百轉,心結讓你同別人彷佛隔了一堵牆。人,最難解的是心結。只要解開心結,眼前便是一番新境界。

 

  有緣順緣,無緣隨緣。

 

  世上本沒有絕對的誰對誰錯。對與錯,都是自己心中的價值判斷。一個處處計較別人、指責別人、不能容人的人還能正常生活嗎?

 

  大海所以大,是因為清水可以流進來,濁水也可以流進來;魚龍蝦鱉有,泥沙草石也有。它沒有選擇誰、拒絕誰,所以大海無不容之量。

 

  人最可貴的是有一種開放、寬容的襟懷。開放是一種智慧,寬容也是一種智慧。世界本來很開闊、很寬廣,為什么你的心胸不能開闊、不能開放呢?

 

  善待別人,最終還是善待自己。

 

  天空是開放的,大地也是開放的,江河湖海也是開放的,你為什么不開放?你的心為什么不開放?真正的開放是心靈的開放。

 

  一個沒有包容心的人,人際關係會很緊張。一個沒有包容心的人,路會越走越窄。包容心是福。量大福大。

 

  ------

 

  讀這些文字,突然我覺得眼淚慢慢地從臉上滑落,其實是我自己個性過強,雖然工作努力,但是常與同事或者病人一言不合,我就發火。所以,年終評比,我的得票就低。今後,我要反省。”

 

  其實,我寫覺真法師的文字,引起讀者迴響,不是我文字優美,而是我把我從覺真法師身上體悟到佛菩薩無上的智慧,來做一次記錄。讀者的迴響,讓我有信心寫下去。

 

  這個夜晚,讀覺真法師的《和諧是道》,我原準備把我對“道”的理解寫下來,卻由感而發寫了上面這些感悟文字。我想讀者讀到後,會明白我從覺真法師那裏得到的“道”: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勤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