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談品德

  人,不能沒有利益考慮。但父子之間、夫妻之間、一對好友之間,哪怕兩個平常人之間,一有〝我〞的利益考慮,那就變得不簡單了。生活中的許多複雜性,就是從這裡來的。

  人,如果少了〝我〞的利益考慮,或者,多一點別人、他人的利益考慮,那麼,生活就單純多了,也可貴多了。

 

  佛家常說〝〞。其實,〝〞是一個巨大無比、無邊無際、無所不容、無所不納的存在。沒有〝空〞,一切生活的舞台,建於何處?一切歷史如何展開?沒有〝空〞,你我他生長、成長在哪裡?

  懂得空,證知空,又能悟空,我想,人生境界就完全不同了。

 

  文明是一種進步,是一種人的生存質量。當然,文明,也是一種調整,一種約束。只有自我調整,自我約束,才能表現出文明。古人說:〝發乎情,止乎禮〞。止,就是調整,就是約束(在佛教,就是戒,就是律)。禮,就是文明(在佛教,就是覺悟)。做一個覺悟的人,不就是佛嗎?

 

  法律約束的是人的行為。

  道德約束的是人心。

 

  關心下一代,不僅僅是在言語上,更要在自己的行為上。你的行為不當,事小。但因為行為不當而教壞了下一代,那就事大了。幾十年來,我們吃這方面的苦,還少嗎?

 

  道德淪喪,人品低下,關係倒錯,這會影響到我們每一個人的呀!有人以為〝事不關己〞,就真的不關己了?不,社會動盪,你不能安寧。社會和諧,你才安和。

 

  世上沒有救世主,要等待別人、依賴別人來救你,那就可悲。實實在在,都在細節之中。不靠高談濶論,空談更是無補,有可能還會變成美麗的變相的弄虛作假。

 

  佛教,不是叫你去信神,而是要你認識你自己。佛教所講的因果理論,種什麼因,結什麼果,不是神決定的,是你自己決定的。所以,佛教強調的是人,是自己。只有自己救自己。別人救不了你。

 

  說對不起容易,要別人原諒卻有難度。唯一的是謙恭、真誠,是真實不虛的改正,轉變。這些具備了,你說對不起,就能變為別人的原諒。

                                         香港佛教聯合會宗教事務監事--覺真法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勤珍 的頭像
    黃勤珍

    悟徹人生

    黃勤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