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賢也不認識--星雲說偈6
從來共住不知名, 任運相將只麼行;
自古上賢猶不識, 造次凡流豈可明。
──唐.石頭希遷
「從來共住不知名」,久遠以來,我們就和一個自己最親近的人
住在一起,只是不知道他的名字罷了!他是誰呢?就是我們的真
如佛性!
人,最可悲的就是不認識自己,不知道自家的「本來面目」。禪
門裡也常要人「認識本來面目」,就好比我們每天對著別人,都
可以叫得出「張三」、「李四」,卻不知自己是何等人物!因此
要自問:我懂自己嗎?我有認識自己嗎?如果自己都不認識自己
,要如何讓別人來了解你呢?
「任運相將只麼行」,一個人除了要認識自己,還要任運隨緣、
自由自在地生活。
如何才能任運隨緣的過日子?
一,要隨緣生活;
二,要隨境安住;
三,要隨心度眾;
四,要隨喜自在。
《大乘起信論》有句話:「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就是為人處世最好的性格。
然而「隨緣」,不是隨便行事、因循茍且,而是隨順當前的環
境因緣,從善如流;「不變」也不是墨守成規、冥頑不化,是
要能擇善而固守本分職責。
「隨緣不變」,即不模糊立場,不失去自己的原則;能通情達理
,就能處事圓融。
然而現在的社會,大多數的人都是逆著緣在生活,既不能隨順因
緣,當然就不可能隨境自在;不能隨境自在,就不容易安住。連
安住都不能做到,還談什麼隨心所欲的度眾結緣呢?
世間上,多少的麻煩、是非,都是由於不認識自己而起。所以說
「自古上賢猶不識,造次凡流豈可明?」古來多少成聖成賢的人
,都還不能認識自己,何況是我們這些白地凡夫,又哪裡會明白
呢?我們對於佛道,如果不去研習、自修,真理就永難明白;不
明理、不精進,就不懂得修行的可貴;不修行,當然就不會明白
自己了。
所以,人在世間上,凡事都要講求「認識」,認識的人多、事多
、物多;認識的因緣關係越多,自然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的方便。
然而真正說來,最重要的還是要認識自己。這首偈語主要就是告
訴我們認識自己,才能提昇生命境界,任運隨緣,不再造次、沉
淪於凡流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