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塑膠皆毒…

 

     塑化劑風暴侵襲全台,人人聞塑色變。把塑化劑摻入

飲料、食品…,當然是「黑心商人」;不過,很多民眾平

常就在塑化自己身體,卻渾然不覺。

 

     例如,早餐店的老闆邊看電視新聞,罵「夭壽」,卻

把煎得焦亮,仍在冒煙的蘿蔔糕放在套塑膠袋的餐盤上,

顧客也不以為意地吃;雙方似乎都不知道這客蘿蔔糕因此

而沾上的塑化劑已不低於一瓶塑毒飲料。

 

     吃喜酒時,裝佛跳牆的甕上一定用保鮮膜封著。

一想到肚片需花幾個小時才能蒸爛,再看看經高溫繃緊的

保鮮膜;佛,絕對會跳牆──逃之夭夭。難道大家都不知

道保鮮膜加溫會釋出塑化劑嗎?還是台灣人只在乎美味,

啥米攏嘸驚?

 

     經過超商或雜貨店,常看到一箱箱的瓶裝飲料堆疊在

店旁,陽光曝曬多久也沒人在意。店家似乎認為塑膠瓶是

金剛不壞之身,可抵擋風吹日曬雨淋。其實,飲料一進入

塑膠瓶,塑化劑就開始慢慢釋出,好的材料釋得慢,壞的

釋得快,如果陽光照射,釋得更快。

 

     也因此,這次驗出塑化劑,建大功的媽媽一開始才會

懷疑是塑膠容器有問題。

 

     嚴格來說,所有塑膠製品都有毒,保鮮膜、塑膠袋、

塑膠餐盤……上標明能耐多少度高溫,並不表示低於此溫

度就不會釋出有毒化學物質,而只是釋出較少;照廠商的

說法,就是人體能忍受、「無礙健康」的劑量。

 

     不過,保鮮膜來一點,塑膠袋來一點,塑膠瓶也來一

點……每樣單獨算都「無礙健康」,但零存整付進身體,

我們受得了嗎?

 

     以前,我們買肉是用姑婆芋的葉子包;魚,是用草

來串,油,自備玻璃瓶去打……。唯一接觸到的有毒包

裝,大概只有包燒餅油條的舊報紙。

 

     現在,一進超市,生鮮全放在保麗龍盤,包著保鮮

膜;傳統市場則是不管冷熱、酸鹼,一律往塑膠袋裡裝。

回到家,很少人會除掉塑膠包裝,幾乎都原封進冰箱,

一樣地入微波爐。大家似乎都不在乎塑膠會釋毒這回事。

 

     台灣是塑膠王國,塑膠給我們很多方便,但也因為

追求方便,我們給自己、給這塊美麗之島造成很大的傷害。

 

     台灣人身體中塑化劑是美國人的五倍。大家別只怪

黑心飲料,就像黑心商人用塑化劑餵我們,我們平常也

隨意地揮霍塑膠,傷害自己,毒化大地。

 

·    2011-06-02 中國時報 【莊佩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勤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