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五蘊--佛法大海

 

  數年前,日本研發一款仿真機器人,臉蛋膚質逼真,

穿上西裝後,簡直與真人無異。除外相仿真外,也能

維妙維肖地眨眼、微笑。而,機器人再怎麼逼真也無

法和人一樣,因為它少了思想。

 

如果人也抽離了思想,就好像櫥窗裡的模特兒,空有

美麗軀殼,卻無法言語,沒有作為。因此,佛教講構

成一個人的要素,除物質體外,還有精神體,兩者合

稱為「五蘊」。「蘊」有積集之意,即「人是由五種

條件積聚而成的」。

 

「五蘊」為色、受、想、行、識。色是物質,由地、

水、火、風所造的身體。其餘四蘊為精神體,「受」

是感受,你會哭會笑都是因感受而來;「想」是想法

,想過去現在未來,想好想壞都是想;「行」是行為

,從細胞新陳代謝,到身口意造作種種善惡業等行為

;以上所有記憶都將儲存在阿賴耶識裡,「識」可說

是一個相當大的記憶庫。

 

一般人將五蘊和合之身稱為「我」,由此延伸出我的

頭髮、我的身材、我的意見、我的主張、我的家人、

我的國家等等,人生大部分時間都環繞在「我」身上

,奔波忙碌。

 

經典中,曾以一個傻子為喻,傻子來到池邊看見水底

有黃金,於是欣喜若狂地跳入池塘,在泥漿中翻攪撈

取,結果什麼也沒撈到,如此日日反覆。有一天,父

親終於忍不住和他的傻兒子說,其實黃金在樹上,水

中只是倒影。傻子爬上樹後,果真尋到了黃金。

 

別笑傻子,我們可能都是傻子之一。一生汲汲營求,

為「我」而忙,但「我」是五蘊合和之身,倏忽無常。

《增一阿含經》譬喻:「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

野馬,行如芭蕉,識為幻法。」

 

《心經》一開頭便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菩薩時時處於高度

智慧之中,了知沒有一個真實的我,故能隨各種境界

而妙用無窮,同樣在世間上忙,卻是為了幫助一切眾

生,不受束縛,任運而自在。--作者:杜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勤珍 的頭像
    黃勤珍

    悟徹人生

    黃勤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