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虛擬 活在互助世界--作者:洪 蘭    

 

 柏拉圖說:「行善給我們自己力量,也激發別人行善」

,神經科學家用核磁共振看到人在做好事時,大腦的愉

悅中心會活化起來,使大腦中的多巴胺比較多,多巴胺

會使人心情愉快,心情愉快對健康有益。

 

人的確是「性本善」。實驗發現人在說謊時,大腦活化

的地方跟給他聞阿摩尼亞是同一個地方,厭惡中心的活

化表示人不喜歡說謊。誠實和互助這個善的基因會留下

來是因為人類沒有尖牙利爪,又只有兩條腿,跑不過四

腳獸,若不是靠著團結一致抵禦外侮,絕對活不到現在

,而在團體中,誠實和互助是核心價值。只要同心協力

,雖然物質貧乏,人還是可以過得很快樂。

Martha Grime說:「人從服務他人中,知道自己是誰」,

服務其實是「取」而不是「予」。

 

研究者甚至發現連動物也是:蝙蝠出去覓食時,不是每

一次都能成功,有覓到食的蝙蝠回到洞穴後,會把自己

的食物吐一些出來餵給運氣不佳的同伴。但是假如受過

幫助的蝙蝠下次忘恩負義,不回報時,別的蝙蝠會群起

而攻之,把牠趕出洞口。群居的動物一旦落單,必死無

疑。所以動物也有禮尚往來的習俗,來而不往非禮也。

 

那麼,為什麼互惠的人際關係很重要呢?因為這是人類

心理健康的基本需求。美國最近有份報告,發現近十年

來,女生得憂鬱症的人數急速上升,八個女生中就有一

個在服抗憂鬱症的藥,而且服藥者年齡下降,十二、三

歲的女孩就有焦慮和沮喪的現象。研究者發現這原因來

自文化和文明的兩個因素。

 

文化的因素是社會的變遷使人產生疏離感。人從傳統的

農業社會,進入了平均五年搬一次家、老死不相往來的

高科技社會後,人們失去了他母親和祖母那一代的社會

連接(Social Connectedness),快速的工業社會生活步

調使人無暇他顧,如果根本不認得左鄰右舍,怎麼談得

上守望相助呢?朋友少,環境不友善,沒有社會支持,

憂鬱症就上身了。

 

文明的因素是科技進步後,人們不再泡茶聊天串門子,

失去了面對面溝通的親密性。現在人的溝通方式是寫簡

訊或臉書,雖然一樣是傳遞訊息,但是網路是個不真實

的虛擬世界。七十年代曾有一個很著名的電腦程式,它

精緻到你可以跟它對談,而完全不知道它不是人。當你

看不見對方時,他有機會可以作假,前面講過,人不喜

歡「假」,它會傷害我們對自我的肯定。

 

有人認為臉書很真實,它等於日記,但是細想就知道,

臉書不是日記,日記是寫給自己看的,所以會真實的把

心中的話寫下來,大腦透過寫的過程整理思緒,確定自

己的感覺是什麼。但是臉書不是,因為它是公開的,所

以人會不由自主的作假,把它當作塑造自己形象或取悅

別人的工具。美國瑞奇蒙大學(Richmond University

的神經科學家金斯利(Craig Kinsley)就說:「花時間

上社交網站就好像吃一頓棉花糖的大餐,你吃了,但是

沒有吃到什麼東西,而且吃多了,肚子會痛」。

 

現在的孩子普遍對自己沒有信心,不知自己的人生要做

什麼,一個原因是他在虛擬世界中找不到真實的自己,

所以只好從流行的服飾、最新型的手機等膚淺的表面價

值來肯定自己。當自我意識很薄弱時,一點打擊(如被

別人否定)就會倒下去,成為所謂的草莓族了。

 

所以治本的方式是盡量帶孩子去做義工,從服務別人中

,認識自己的價值。最近台北開平餐飲學校的師生去屏

東教新埤國中的孩子烘培糕餅,並利用校園中的肉桂樹

林,開發出肉桂餅乾、肉桂麵包,走時還送他們一個全

新的烤箱。新埤的孩子很快樂,因為學會了烘培,有了

一技之長,開平孩子也很快樂,因為他們幫助了別人。

 

Thomas Jefferson說,當一根蠟燭點燃另一根蠟燭時,它

沒有任何損失,但是房間卻更亮了。開平的善行激發了

更多的善行出來,陳敏薰總經理也請了高雄義大世界的

外籍廚師去教新埤的孩子做義大利麵。

 

善行像個骨牌反應,一個善行會帶動另一個善行,很快

,社會就不一樣了,生活在有人關懷的社會裡,孩子又

何必去吃抗憂鬱症的藥呢?

 

善行是人間的「福報」,請儘量帶你的孩子去行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勤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