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隨緣無所為--作者:羅秀美

「萬事隨緣無所為」語出辛棄疾〈書停雲壁〉:

「萬事隨緣無所為,萬法皆空無所思。

  唯有一條生死路,古今來往更何疑。」

詩人說道,萬事皆隨順因緣而定,實在無需有太多刻意的

作為;了悟世事變化都是暫時的空相,更是無需用力作為。

人生就只有一條通往生死的道路,古往今來所有人物都這

樣經歷過,無需太多懷疑。

辛棄疾一生曾有長達十八年的閒居生活,做為一名身懷抱

負的讀書人,他是力主奮勇抗敵的。然而,時運不濟,明

主見棄,再有天大的理想亦屬枉然。閒居鄉居的他,寫下

許多溫婉詩詞。辛棄疾的詩作雖不及詞作知名,但佳作頗

多,尤其一系列呈露佛家思想的詩作,值得細細品味。

這首〈書停雲壁〉便是深具佛法之作。

詩人所謂隨緣,是說一切萬有皆為因緣所生,緣生則聚,

緣滅則散,緣起緣滅之間,如斯自在,來去自如,因此無

需罣礙。

一切有為法,都是空性,「空」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空白」

或「沒有」,它是指由無到有、再從有到無之間,不斷在

變化的空性。每一回的變化都顯現它不同的形貌,因此,

了悟「萬物隨緣」與「諸法皆空」的深義,便能自由自在

、無所罣礙。詩中出現的兩個「無」字,也是同樣的道理,

它指的是「不要刻意作為」,因此「無所為」與「無所思」

,都是指向不要刻意在某件事物上頭執著,並非什麼作為

不要之意。

進而,詩人才說道「唯有一條生死路」。人生這條道路,

一頭由生而來,另一頭則通向死亡,所有人皆行走其上;

而如何能夠不罣礙、不執著,卻是所有人一生都要面對的

修行。

所以,辛棄疾此詩的提示是,萬事與諸法皆為隨緣來去的

空相,就如同每一天雖然都是新的一天,但每天所看到的

事物,都是因緣暫時和合之相。既如此,則不是恆常不變

之相,也就是空相了。

面對大千世界中的種種空相,不是要人們不努力修為,而

是提醒人們自在自由地活著,才是最符合生命真義的生活

方式。轉載人間福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勤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