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儒之道-之四

──讓商儒回歸本來--覺真長老

何以見得?

  《孟子.告子上》中有一段對話:

都子問曰:〝均是人也,或為大人,或為小人,

何也?〞孟子曰:〝從其大體為大人,從其小體為小人。〞

 

  可見,小人,就是志向不高的人。在孔老莊的思

想中,聖人修的是道德,君子重的是仁義,小人求的

是功利。這就是〝大體〞、〝小體〞的區別,所以我

們叫〝識大體〞。從孔子另一名言〝君子喻于義(曉

以大義)小人喻於利(讓他知曉利)〞(有利可得)。

那麼,他們的激情就來了,積極性就高了。這都是對

症下藥的,很有針對性的。

君子,小人,都是一個品牌。品牌,不是硬實力,

而是軟實力。軟實力是什麼?讓我們來看一下軟

實力。

師道尊嚴,不是對學生的,而是王者、權勢者、

人主的面前,才有師道尊嚴。

《孟子》中有一段記載:

魯謬公要與孔子的孫子子思以朋友關係相處。子思不高興,說:從政治地位來說,你是君主,我是臣下,我怎麼敢和 君主做朋友呢?從德行來說,你是我的學生,你怎麼可以和我做朋友呢?所以,孟子感歎的說:〝千乘之君求與之友而不可得也,而況可召歟?〞

 

擁有千乘的大 國之 君,要求和子思做朋友也得不

到應允,更不要說召喚差遣他了。這不是子思擺架

子,或者自抬身價(賣個好價錢),而是他要維護

師道尊嚴。到齊宣王時建稷下學宮,集合了一群知

識精英,有76人之多,〝皆賜第為上大夫,不治而

議論,是以齊稷下學士複盛,且數百千人。〞這是

〝師文化〞的鼎盛時期。〝不治而議論〞, 沈 先

生說,有點像今天的政協,不參加實際操作,但可

以對政策、對社會現狀,加以評論。〝不治〞,就

是不在行政系統,不屬官的序列,也不是君主的臣

屬,但可以〝議論〞,即以〝師〞的身份,提出建

議、評論,有指導作用,今天就叫〝諮詢〞,這樣

的資格,就是他們有學術的文化的話語權。所以,

我說,這就是軟實力。

 

現在,我結合〝商〞,結合〝企業家〞的理念,來

解釋一下《論語》開宗明義第一章(今天叫〝頭條〞)。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歷來的解釋,有三個說不通:一學是前提,復習

是重點,不復習不行,不復習就不悅了嗎?二朋友是

前提,遠方是重點,不從遠方來,從近處來,就不快

樂了嗎?不知是前提,不慍是重點。不鬧情緒,不

情緒化,就是君子了。這三句不相連貫,不相關聯的

話,組合在一起,沒有一個中心,沒有一根脈絡,說

得通嗎?南 懷瑾 先生就說過:〝憑這三句話,孔子

就成了聖人,我是不佩服的。〞

   沈善增 先生以他的智慧和悟性,重新作了精闢

的解釋。

  第一句,重點不是〝習〞,而是〝學〞。《說文

解字》中,〝學〞有兩義,一是學習,一是教育。在

《老子》一書或《論語》中,凡提到〝學〞,很多地

方應作〝教育〞解。學,是個會意字。中間的〝爻〞,

代表知識(指《周易》中的爻辭,《易》學在當時是

非常重要的學問)〝臼〞代表膝蓋。膝下有子,膝上

有《易》這是會意父親把《易》學的知識教給兒子。

當然,兒子也就在父親的膝下學習。所以,這個字,

包含了教與學兩個相反的義項。

  學,通斆(xiao)字,正是教育。這有證明的。

《國語‧晉語九》中,晉國大夫郵無正,對權臣趙簡

子說,您父親趙景子,〝順德以學子,擇言以教子,

擇師保以相子。〞這句話譯為現代語,就是說,您父

親遵照德行來教化您,選擇一些觀點、理論、知識來

教育你,挑選了師傅來輔助你、指導你。可見,斆的

是德,教的是言。在那個時代,禮,樂,射,禦,都

非身教不可(示範)。只有〝書,數〞,可以言教。

所以,古代,身教重於言教。(不像今天,言教重於

身教了)。所以〝學〞,是身教。身教就是教化。事

實上《論語》中,〝好學〞、〝博學〞、〝志於學〞

都是指的教化。在教別人的同時,又能經常復習學過

的東西,這不是很開心嗎?這是一個老師精神上的喜

悅,樂趣。

  朋,本義是錢,是貨幣。甲骨文中寫作 ,這是

兩串貝殼的象形。有人從遠方帶了錢幣來拜師(請師,

學習),這不是很令人快樂嗎?

  古代的學校,是官辦的。夏代,叫〝校〞,商代

叫〝序〞(射的意思,以軍事教育為主),周代叫〝庠〞

(養的意思,注意品德的教養)。但三代又共稱官辦

學校為〝學〞(就是教化,教育人的地方)。這個

〝學〞,就是〝斆 〞。到了孔子那個時代,禮崩樂壞,

官辦學校,名存實亡,已經學不到什麼東西,所以,

孔子辦私學,不僅是教育走向民間,走向平民大眾,

教育普及的意義,更有教育救國救族的用意。他的教

育、他的私學,所教的是官辦貴族學校都已荒廢而拋

棄了的覺得並不實用的〝仁義禮智信〞那些〝教化〞

的內容,所以,這裏的深意,不是在影響當時的政治,

而是決定了以後的社會政治走向,實際上也是影響了

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發展走向,至今還在發揮它深層的

影響。可以說,他辦私學,不是謀一份職業,而是為

人類幹一番大事業。

 

  講到這裏,我要對各位企業家、CEO,坦誠的說,

你辦企業,是一項事業,如果您育人、育才,培育名

符其實的企業精神、企業文化,那就是一番大事業了。

  孔子對他的學生說:你教得好,遠方的人慕名而

來,帶了錢來拜師求學,你的價值,得到了承認,這

不是令人特別高興的事嗎?第一句是精神上的樂趣,

第二句,是物質上的樂趣,第三句就更不簡單了。

 

 不要把眼睛僅僅盯在物質利益上,還有更重要的情

懷。中國有句古語:〝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這句話的出處,是春秋末期晉國人豫讓的名言。--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勤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