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老師尋找學生

覺真長老說故事 (2)

 

                    

一個好的學生,必然會去尋找他的老師。所以古代才有負笈千里,立雪程門的佳話。但是,一個好的老師,也必然會尋找他的學生,所以我們的歷代祖師才有衣缽真傳,才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學生尋找老師,負笈千里萬里,唐代玄奘大師就是一位典範,他歷經千難萬險去到古印度的那爛陀寺,找到了他的老師戒賢三藏。離開那爛陀寺之後,他又尋找到了般若跋陀羅、勝軍居士等著名學者,從其學習。當他再回那爛陀寺時,他的恩師戒賢就要請他為全寺數千僧眾主講攝大乘論唯識抉擇了。這是尋師的好榜樣。菩提達摩來到大乘氣象的中國,在嵩山面壁九年。幹什麼?就為了等一個人。等,就是找。等一個人就是找一個人。等到了,也就是找到了。這個人,就是他要找的學生神光。經過老師觀察、栽培、印可,所以才把神光改名慧可,傳其心印,成為禪宗二祖。這是老師尋找學生的好榜樣。

 

 

那麼,稱為東土初祖、西天二十八祖的菩提達摩,又是誰發現,誰尋找到他的呢?這裏有一則動人的故事,我認為這也是老師尋找學生的好榜樣。

 

禪宗西天二十七祖般若多羅,為了尋找他的學生,這一天行化來到南天竺國。他受到國主香至王的接見。原來,香至王是一位佛弟子,崇信佛教,恭敬三寶,因此,以最高國賓禮節,供養般若多羅。還從王宮中挑選出一顆最為珍貴的無價赤珍珠〞施捨給般若多羅尊者。

 

可是,般若多羅來到南天竺國的真正目的,不是為了這份供養,而是在尋找另一顆真正的寶珠〞──他的學生、他的傳人、他的第二十八代付法者。

 

香至王有三個兒子,當時都在場。般若多羅手中舉起剛剛由國王贈送他的那顆寶珠,問這三位王子:此珠圓明,有能及否?這樣一顆晶瑩圓潤、光明圓滿的無價之珠,世上還有能比得上它,或者還有什麼能超過它的嗎?

 

大王子、二王子搶先回答:此珠七寶中尊,固無逾也。非尊者道力,孰能受之?香至王對自己兩個兒子的回答一定很滿意。七寶是佛經中經常提到的比喻,即金、銀、琉璃、珍珠、瑪瑙、硨磲、珊瑚七種寶物。這顆赤珍珠,應是七寶中最為珍寶難得之物了。當然,世上也就再沒有比這更寶貴的了。這說明香至王的佈施至誠,價值無可估量。假如不是您老人家德高道深,還有誰能接受這樣崇高的供養呢?話說得不錯,既有禮貌,也突出了父王的隆情盛意,說出了父王所想說的話。然而,這個回答,恰恰答非所問,文不對題。真正的問題是:在這世界上,還有比這顆寶珠更寶貴的東西嗎?

 

果然,最小的王子(達摩)這時從兩個哥哥的身後站出來回答了:

 

       此是世寶,未足為上。於諸寶中,法寶為上。

此是世光,未足為上。於諸光中,智光為上。

此是世明,未足為上。於諸明中,心明為上。

此珠光明,不能自照,要假智光。

光辨於此,既辨此已,即知是珠。

既知是珠,即明其寶。

若明其寶,寶不自寶。若辨其珠,珠不自珠。

珠不自珠者,要假智珠而辨世珠。

寶不自寶者,要假智寶以明法寶。

然則師有其道,其實即現。眾生有道,心寶亦然。

 

這一席議論,十分精彩。誰也沒有想到,從一顆小小珠子,竟然引出一番世珠、心珠、世寶〞、法寶〞、世光〞、智光〞、世明〞、心明〞、珠不自珠〞、寶不自寶〞的宏大議論來,用現代的話說:絕了。若不能洞明般若多羅所提出的那道題,不明題意題旨,怎麼能作出如此精闢的回答呢?

 

西天二十七祖般若多羅所要尋找的學生,終於出現了,找到了。這個答案的非凡卓識,我想大家都會首肯的吧。珍珠雖寶,只是世寶。世寶何如法寶?珍珠放光,此是世光,世光何如智光?珠光帶來光明,此是世明,世明何如心明?心明〞何在?唯佛所有。只有佛法,只有佛的境界,才能打開你的心明。珠子雖然能放光,能示明,但它不能自己贊揚自己,不能自己肯定自己,不能自己稱自己是寶(這叫不能自照)。它只有靠智慧來指明它是珠子、是寶貝,它的光明才有價值,才有意義(這叫要假智光)。凡是要靠了外在的東西來肯定自己是寶貝的,那麼,它自身決不是寶貝(這叫若明其寶,寶不自寶〞)。因為能指出它是寶貝、能夠鑒別它是寶貝的才是真正的寶貝。一步一步推出:寶不自寶者,要假智寶以明法寶,這智寶,這智光〞,這法寶〞才是真正的寶。因為這是第一義的,是源泉,是源頭。於是,師有其道〞,老師啊!您的,才是即現其實的真正的寶珠啊。這才是心寶〞,也就是佛寶啊!

 

這樣一份使般若多羅不能不伸出大姆指的老兄高見〞的精彩答卷,可以說,十分透徹地揭開了如來拈花,迦葉一笑〞的全部奧秘。真正的寶貝在道〞,這道〞就是心寶。

 

世尊以後,到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羅為止,其間,誰有過這樣的悟性?誰有過這樣的宏論妙議?誰有過這樣的理論自覺?誰有過這樣直指人心的答案?唯有這位小王子(後來的菩提達摩)。

      世尊在靈山會上傳下的正法眼藏〞是什麼?小王子(達摩)在這裡作了最深刻的回答。

 

 

正法眼藏〞的眼〞是什麼?眼是發現,眼是境界,眼是人的悟性。

 

第二十八代傳人,被他的老師第二十七代般若多羅找到了。

上面這個老師尋找學生的故事,是印度佛教史上的佳話。在我國佛教史上,也有 許多 老師尋找學生的著名故事。比如,唐代玄奘大師,他有中外弟子數千人,其中最傑出的有四位:神昉、嘉尚、普光、窺基,歷史上曾稱為玄門四神足〞。此語雙關,玄門既是佛法玄妙之門,又是玄奘門下。四神足本指集定斷行具神足,心定斷行具神足,精進斷行具神足,我定斷行具行足,此處亦暗示玄奘大師的四位高足。最受玄奘契重並且獨得法相唯識真傳的四神足〞之一的窺基(632-682)就正是被玄奘大師去尋找來的。

 

窺基大師,出家前,俗姓尉遲,名基,字道洪,京兆長安人,他是唐朝開國功臣卾國公尉遲敬德之侄,左金吾將軍開國公尉遲敬宗之子。父、伯皆是唐王朝打天下的名將。將門虎子,當然應有一番功名利祿的燦爛前途。可是他卻被玄奘大師找到,勸他出家了。

 

貞觀19(645),玄奘大師從印度取經回到長安。貞觀22(648),尉遲基17歲。正在尋找徒弟的玄奘大師偏偏與他不期而遇,途中相見,一見留心。當下他在心底對自己說:這個少年如此俊朗,舉止豪爽,真似將門之子。要是有緣出家,做我弟子,我的法相唯識之學就有傳人了。於是,登門拜訪,找到尉遲基的父親尉遲敬宗。建議他讓兒子出家。

 

父親捨不得兒子,一口拒絕,還說:這種人粗疏慓悍,沒法子調教的。但玄奘大師非常耐心的開導他:此子器度不凡,不是您將軍,是生不出這樣的人才的。但不是貧僧我玄奘,也無人能識他的才器。父親被感動了,答應給玄奘帶走,可是尉遲基卻堅決不幹,還提出了三個要求,說可以破例,他才答應出家。大乘菩薩有方便法門,玄奘一一答應,這才隨玄奘大師出家了,賜名窺基。

 

這當然是一個美麗的傳說。但傳說並未到此為止,猶有前緣。據說玄奘西行取經,經過重重雪山。那時窺基已修到羅漢果位,正在雪山下老僧入定。玄奘找到他,囑咐他投到東土大唐皇家,哪知窺基走錯了門兒,錯投在尉遲敬宗的家裡。直到十多年後玄奘回國,再去找他,這才在路上邂逅這位公子,玄奘一眼認出,就是他。窺基卻已模糊前塵往事了。

 

無獨有偶。禪宗四祖道信(579-651)又是怎麼找到他的徒弟五祖弘忍的呢?這也是一個美麗的傳說。

 

唐朝武德年間,道信返回家鄉湖北蘄春,有一天,去黃梅縣,走在路上,遇一小孩,相貌與平常孩子大不同。這可吸引了道信大師,他停下了腳步。

 

             道信問:小朋友,你姓什麼呀?

             小孩說:姓是有的,卻不是平常的姓。

             道信又問:那你是什麼姓呢?

             小孩說:是佛性。

             道信大奇。說:那你沒有姓了。

             小孩說:性空。所以無姓。

 

道信禪師相信這就是他要尋找的法器,於是隨小孩來到他的家中,向她母親提出,希望讓小孩隨其出家。母親一聽,明白這是一段宿緣,也就爽爽快快的答應了。

 

這是怎樣的宿緣呢?

在這之前好多年,道信曾經路遇一位老人,老人跪拜其前,要求出家。道信嫌他太老,說:你已老了,出家無用,就等來生吧。老人無奈,走到河邊,向河邊正在洗衣服的一位姑娘借宿〞。姑娘不知其意,回答說,借宿,要問我家的父母或者兄長。老人對她說:只要你答應一聲,我就去。姑娘糊裡糊塗的答應一下,這老頭就(死了)入了胎。後來,姑娘生下孩子,就是這位自稱只有佛性而無父姓的路邊小兒。

 

經過母親的同意,小孩隨道信出家去了。住在破頭山(雙峰山),直到道信於72歲那年(651),臨終之際,付法給他,他就是五祖弘忍(600-674)。弘忍得法後帶著自己的弟子再到破頭山不遠的憑茂山建一新道場,名東山寺〞。所以後來弘忍所傳禪宗一脈就被稱為東山法門了。

 

中國佛教史的文化淵源,同樣悠久、豐富、博大、燦爛,是我們民族文化寶藏中的珍貴部分。如果我們追尋歷代祖師的足跡,差不多都可以撿 索到 老師在尋找他的學生的生動故事。今天在台灣創辦玄奘大學的了中上人,在香港創辦香港佛教僧伽學院的覺光長老,在台灣創辦法鼓大學的聖嚴長老,在台灣創辦華梵大學的曉雲長老尼,在世界各地創辦各類佛教院校的大德,善長,他們不也都是在尋找自己的學生麼?

 

 

                 真顗法師拍攝於印度09.10.

 

小故事大啟發 增長智慧    黃勤珍與您分享09.10.1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勤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