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底什麼是財富?-覺真長老
本文為覺真長老與 李 小姐對談而集結成
—素往來—一書的摘錄
財富可以積累,我一向主張人要學會積累。
比如:知識的積累、情感的積累、體驗的積累、
生活的積累、閱歷(歷練)的積累、功德的積累。
李:法師,小時候看見家中的米缸,貼著“常滿”,
當時我想那是財富的一種,很重要啊,有白飯吃。
現在一提起財富,當然是物業、股票和錢,到底什麼
是財富?財富真的可以累積嗎?
覺真:金錢、財物,可以稱為“財富”。但“財富”
並不等於“金錢”。財富的種類很多;知識、健康
也是財富。“你種田來我挑水,夫妻恩愛苦也甜。”
這恩愛,就是財富。有錢可以不賺,有義不能放棄,
這是做人的品格;這品格,就是財富。一個人賭博,
因賭敗家,負債累累,他的財富全因他沒有自律的
能力、沒有管好自己行為的能力而流失了;相反,
一個人有自律的能力,這能力就是他的財富。我是
出家人,受了比丘戒,就稱“比丘”,比丘是梵語,
釋為中文叫“乞士”。說白了,就是“乞兒、求乞者”。
當然,托缽,是乞食。除了乞食,我還乞求佛法,
乞求生命自覺的大學問、大啟悟。儘管我“貧無立錐”,
寄食香港,托缽佛門,恐怕你不能說我沒有財富。佛法、
佛陀的智慧,那才是最珍貴的精神財富——心靈境界
的財富。這可謂財富中的財富了。
你叫“累積”,我叫“積累”,大概意思差不多吧!
財富可以積累,一切財富都可以積累,我一向主張人
要學會積累。比如:知識的積累、情感的積累、體驗
的積累、生活的積累、閱磨(歷練)的積累、功德的
積累,當然財富也可以積累。
李:法師,可能我是普通的女性,總是特別留意別人
的婚事,看見別人的婚禮,用數億元來籌辦,我見很
多朋友都羡慕不已,可能自己沒有這個能力,總在想
婚禮是必須“世紀”的嗎?
覺真:這是有錢人或錢多得花不出去的人的遊戲,
與芸芸眾生無關。婚禮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它的紀
念意義在於兩個“個體”,變成了一個“整體”。
紀念意義不在“世紀”的消費、“世紀”的排場、
“世紀”的天文數字。情感質量,婚姻質量與金銀
珠寶無關,紙醉金迷,珠光寶氣,誰都知那是迷人
的虛幻與眩暈。席終人散,殘羹剩菜就成了“世紀”
垃圾。為何這麼說?眩暈很迷人,聲色皆夢幻。
有錢和富有是兩回事呀!錢多,並不等於生活幸福,
更不等於內心快樂。
《窮爸爸》的作者維伯特·清崎(RobertT。Kiyosoki)
說得好;“資產能供養你,而負債卻會吞噬你。”
這句話有些人理解不了,相思債、感情債、道德債、
良心債、業障債,你用錢能償還嗎?“世紀”婚禮可
能留下了後來巨大“負債”的鮮明對照。
李:法師,有很多女性包括我都喜歡童話吧,那一夜
就像公主一樣啊,我想最重要的是身邊的人是誰,
我想能夠一同走下去的機緣都是一種財富。兩個人
相處,在結婚一刹那才剛剛開始,走下去的味道,
我想,可說是百般滋味在心頭,可能遇上世間種種
喜樂,但就是這些滋味,不論甜苦,仍然走下去,
最後也是美味的。

《素往來》
一提到佛門齋菜,相信大家就會聯想到齋舖的齋鹵味,但事實上,大家能否想像得到,齋菜用料也可以充滿創意,賣相更是能非常新穎,甚至可以透過簡易的製作過程,從中領悟到滋潤心靈的方法?
由怪獸出版社推出的心靈素菜食譜《素往來》,正是具備以上的內容。
此書由著名高僧覺真法師,與烹飪家李慧玲合著,此書記錄兩位作者關於心靈的對談和美味素菜食譜,透過一道道的新派素菜佳餚,一句句精采的佛理作為對話。
烹調一頓精緻素菜,看看溫暖人心的句子,加上更請來著名攝影師包瑾健按動快門掣,令這本作品有著與別不同的優雅氣派,無論從文字或食譜方向切入,此書都有極高水準。
作者簡介:
覺真法師
1933年生於江蘇南通,早年畢業於上海
靜安佛學院,後遊學於多所高校,具教授學銜。他亦是中國佛教協會巳故副會長茗山長老法徒,曾隨師講學於蘇淅粵港等地。現任香港佛教僧伽學院副院長。巳出版專著(包括合著)共十六本,是海內外發表文稿近二百萬字的暢銷作家。
李慧玲 Fanny Li
任飲食版編輯多年,走訪各大酒店、餐廳及食肆,專訪城中名廚,互相交流烹飪心得。1999 年已開始為多份報章、雜誌及網站撰寫食譜,至今已示範烹調愈萬個美味佳餚,喜歡烹調各式美食跟讀者分享。曾為《君子雜誌》擔任飲食顧問,於《瑪利嘉兒》、《Lisa味道》、《壹週刊》、《東方日報》、《明報》、《星島日報》、網站《she.com》及《ask100》撰寫烹飪食譜及示範著作包括「跟美食談戀愛」、「李慧玲情侶套餐」及「咖喱Cook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