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大學》之九
覺真法師:體悟人生53問
6.我不是什麼?或者,我不應該是什麼?
人和動物的區別,就是人能夠改善自己,人能夠轉
變自己,也就是,人的可塑性很大。特別是,命運
的可塑性很大。
先說一個故事吧!
黎明時,一所寺院的山門外,跪著一個人。
“師父,請原諒我吧!”這是某城的一個風流
浪子。二十年前,他曾是寺裏的小沙彌,極得
方丈的喜愛,方丈將畢生所學,悉心傳授。希
望他能成為出色的佛門弟子。但他經受不住滾
滾紅塵的誘惑,偷偷下山去了。從此燈紅酒綠,
放浪形骸。
二十年後的深夜,他陡然驚醒,深自懺悔,急
急趕回山寺。他求師父:“請饒恕我的錯誤,
重收我做弟子吧!”
方丈對他的行為深惡痛絕,搖搖頭,說:“你
罪過深重,必墮地獄。要想佛菩薩饒恕你,除
非——”方丈指著佛前供桌,“連桌子也會開花!
”浪子傷心地離開了。
第二天,方丈走進大殿,他驚呆了。一夜間,
佛桌上開滿了一朵朵的鮮花。大殿裏,沒有風,
但花朵搖曳不止,彷佛在召喚那個回頭的浪子。
方丈瞬間大徹大悟,他連忙下山尋找浪子,卻已
經來不及了。他心灰意冷,又墮入荒唐生活的陷阱。
世上,沒有不可以改變的人,沒有不可以改正的錯誤。
人的可塑性在哪里?就在,人有慚愧心。人能知慚、
知愧;人能知恥、知辱。這個浪子,回來了,跪在山
門外。跪在那裏,就是他知愧,他請求饒恕,就是知
慚,知道要求重新上路,重新開始。
方丈的失誤,是在浪子需要幫助時,拒絕了給予幫助,
又逼使浪子回到絕路上去了。佛桌也能開花,正是回
答了方丈的誤區,應該允許人改正錯誤。
在香港,有一天,有一個做老師的人,來辦公室找我,
我不認識他。他自我介紹說,他是上次在彌敦道一家
佛堂聽我講經時認識我的。在那次講經,我回答一個
聽眾提出的問題,說“破戒了,怎麼辦?
”我說破戒了,可以懺悔,可以改正,可以消除呀!
破戒不可怕,可怕的是破見。見,就是見解,就是觀
點,就是信念。這個“見”不能破。見破了,一切都
錯了。一句話,幾乎改變了他的一生。他就是因聽了
我這句話而來找我的。
什麼是見?見地,見解,見識,老兄高見。這都是
“見”。從佛法來說,見有出世正見,有世間正見。
世間正見,就是人間正見、人生正見。最根本的正
見,就是從善拒惡,知因識果。人有慚愧心,有感
恩心,我想,這才使從善拒惡,知因識果有了可能,
有了內心的動力。
那個小沙彌變成了風流浪子。他是把人的本能發展
了,發展向食色享受、物質享受、感官享受那個方
向去了。這種本能的膨脹和發展,有可能發展出比
動物更可怕的墮落與粗暴、掠奪與侵佔,甚至走向
犯罪。能夠把他拉回來的,就是他的慚愧心。
慚是尊重自己,愧是尊重他人,慚是向善,愧是拒
惡,慚是自律,愧是他律。所以,慚愧是人與禽獸
的根本區別,是人與畜生不共的德行。所以,有慚
愧心的人,才具備了做人的資格。
《論語》中有這樣一段對話:
或問子產。子曰:惠人也。
問子西,曰:彼哉,彼哉。
問管仲,曰:人也。
奪伯氏駢邑三百,飯蔬食,沒齒無怨言。
有一天,有人問孔子:鄭國的子產,這個人怎麼
樣啊!孔子說:他是有恩惠於國家、有恩惠於人
民的人啊!
又問楚國的子西,怎麼樣呢?孔子不願說人家的
壞話,不肯做褒貶,只是說:“他啊!他啊!”
就不說了,繞過去了。
最後問管仲,孔子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說,這才
是一個人,一個夠得上是人的人啊!他把齊國另
一重臣伯氏的食邑三百畝好田,都收為公有,伯
氏一家人窮了,只能吃青菜淡飯,而伯氏一家到
死沒有怨言,口服心服,這就是管仲啊!孔子稱
讚他是一個能夠稱為“人”的人。這是多麼值得
深思的評價啊!
說到這裏,我想我能回答我的第五個自問了,
我不是什麼?
我不是禽獸,我不應該是動物,我應該是人,
是能懂得慚愧,懂得感恩,能反省自己,總結自
己,是一個能改正自己、改善自己的人,這才是
一個直立的有正知正見的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