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愛與慈悲-覺真長老09.07.20.

 

愛失去了,尊嚴不能失去。失去了愛,再失去了尊嚴,

那就是加倍失去,蝕盡〝老本〞。怎麼辦?

把失去的放下,就是尊嚴。

 

答應別人,就得苦了自己。為了別人,就寧願苦了自己。

這叫什麼?這叫利他,這叫無怨無悔。

 

佛家所說的慈悲是一種關懷,一種對自私自利的鄙視

和揚棄。

 

講慈悲,是真正體現了對人類全體利益、整體利益的關

懷和維護。只有維護了人類的整體利益,你的個人利益

才能真正得到維護。

 

只有擁有和諧的環境、和諧的人際關係、和諧的人與自

然的統一,人類才能得到快樂,得到自在,得到幸福。

 

愛有兩種心態:一是索求和佔有,這是非理性的愛;一

奉獻和關切,這才是理性的愛。

 

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有句名言:不是愛情產生嫉妒,

而是自私。自私就是為了利己。其實,自私不能利己,

只會害己。利人、利他,才會利己。

 

有人說,愛情也可能是“病毒”。因為它有致命的殺傷

力,由情與欲而引起的戰爭、病情、災禍還少嗎?據說,

“愛滋”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個代名詞。還有人振振有

詞的說:即使不是瘟疫,愛情有時也會使人發瘋、發瘟、

發癲。我想,這是一句氣話。愛情本身不會是病毒,病毒

恐怕還是在病態行為者的內心。不淸淨內心,愛情才會變

了、變質了、變異了,但那是愛情的錯嗎?

 

為善使人知,這叫陽善 陽善易得名,在今天就叫知

名度。知名度一高,名高福消,若不培福造福,這知名

度的“名”就會變質。

 

為善人不知,這叫陰德 陰德易積累,今天就叫儲蓄。

儲蓄可以増值,愈積愈多。厚德載福,自然福報無盡。

 

我們都曾經接受過別人的幫助,這世上還有更多的人需

要幫助。我們也會把幫助送給別人,這就是把善的種子

播撒到人的心田。

 

人際之間,心與心是互相響應的。別人的反應,往往正

是我們自心的寫照。你以關懐待人,人也會以關懷待你。

 

我們的地球村是人類的家園。人需要關懷,一切動物、

植物、大自然的一切生態都需要我們的關懷。人類是一

個整體,人和大自然也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人有同情心,尤其會同情受害人。可是,請不要只

看到〝那一個〞受害人。受害者的〝一個〞,絕不是孤

立的〝一個〞,如果一個人受害了,往往會有一大片受

害,只是我們不注意,也不留心,往往〝那一個〞卻牽

動了許多的〝一個〞,這就是值得我們思考並給予關懷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勤珍 的頭像
    黃勤珍

    悟徹人生

    黃勤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