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大海(十二因緣)

 

愛的力量有多大?明湯顯祖在《牡丹亭》裡如此描述:「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 可以死,死可以生。」看看世間男女,莫不如此。在佛教裡說得更深刻,「情不重不生娑婆,愛不深不墮輪迴。」

十二因緣裡,「愛」是一種貪戀,染著的心。愛有對物品的喜愛,好比收藏家對某一類物品特別有感情,因而產生一股力量,推動著他不斷的去搜尋。有位大老闆對骨董家具喜愛成痴,賺來的錢多用在購買家具上,不僅如此,他還花時間去學習相關知識,因此與家具師傅成了莫逆之交,讓收藏成了一生的功課。

由於長期愛著某一項事物,久而久之也會變成一種習慣,如愛吃、愛玩、愛睡、愛買、愛看書、愛運動……每個人所愛各有不同,有好有壞,也有深有淺。若是染上了惡習,如愛賭博、愛吸毒,這一愛下去可不得了,多少影視明星在卸下了幕前的光鮮亮麗後,受不了下台後的孤寂落沉,便藉吸毒紓解抑鬱的心情,結果往往辛苦數十年累積來的聲譽,就毀於一旦。

愛更維繫著親人間的關係。中國人說「愛之深責之切」,父母對孩子的愛,表現在嚴厲的管教上,不過現在時代不同了,現在大陸流行所謂的「富二代」,個個都是父母捧在掌心裡的寶貝,問題是,若愛過了頭反成溺愛。

最纏綿糾葛的要屬男女間的情愛,愛時濃情蜜意,當愛變質時,隨之而來的可能是恨,愛與恨如手掌之兩面,從許多社會不幸案件中不難發現,事件主角都曾是一對戀人。曾看過一篇報導,有位男子分手後,將女友的臉給毀了,被捕時他所說的理由是得不到她,也不讓別人得到她。聽來真令人毛骨悚然。

若是只將「愛」環繞在自己身上,就無法體會到「愛」的真正意涵!佛教講要讓愛昇華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慈悲」胸懷。我們可以先培養對待他人的感恩及惻隱之心,再擴大為主動幫助他人的「愛心」,從事公益讓世間更溫暖,最後超越你我界限,以慈悲對待一切眾生。

作者:杜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勤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