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真法師--古蹟之旅

安徽胡氏宗祠之旅

~跟著覺真法師去旅行

 

第一次看到這些照片時

心中有著驚豔的感覺….

 

今天終於挪出時間

將它們整理好

搬出來與大家分享….


美麗的小村莊

 

胡氏宗祠為明代戶部尚書胡服、兵部尚書胡宗憲、

清朝紅頂商人胡光鏞的族祠。

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座北朝南,

建築面積1146平方米

隔河有照壁。三進七開間...

 

 前進是座22寬的高大門樓。

門樓前後兩向,各有六根石柱、五根月梁和四根方梁,

結構嚴謹,佈局勻稱。梁面雕刻了各種精緻的圖案:

中間的前一根刻有九獅滾球遍地錦

後一根刻有九龍戲珠滿天星

兩旁木梁則刻有內容各異的歷史戲文。


 

門樓原懸明代文徵明手書龍川胡氏宗祠匾額,

 


正廳原懸光澤王(嘉靖帝叔父)題宗祠匾額。


 

  中進為祠堂正廳,是舉行祭典的地方。

它由14根圍粗達166釐米的銀杏圓柱架著

 

 

大小19根冬瓜梁構成。

梁托上雕有彩雲、飄帶,中間鏤有龍、鳳、獅、虎。


 正廳兩側,有高達丈餘的落地窗門。

每扇窗上截有鏤空花格,下截有平板花雕,

內容以荷花為主,有含苞待放、 菡萏初綻,

蓮瓣盛開和花中帶蓮之別;葉有大卷小翻、

平鋪水面、舒展似傘和低垂若帽之分。

畫面上空間分別飾以鳥翔藍天、魚潛水底、

鴨戲碧波、蛙躍荷塘、鴛鴦交頸、

河蚌翕張等活潑形象,

姿態逼真,妙趣橫生,巧奪天工。

 

 後進是寢室,上下兩檔。

門窗上雕有花瓶,

 

採用浮雕和淺刻相結合的技法製。



真顗法師說

這位導覽者 解說非常精彩...

 

這麼美的木作雕刻,果然是有博物館的等級。

 

希望有機會我也能站在這裡欣賞

中國建築工匠的極致

讚嘆啊...

 


果然是風水寶地,這麼多的照片,訴說著歷代的豐功偉業

 


法師非常仔細地聆聽解說

 

 

處處都有著豐富的故事可說...

 

 

仔細觀賞

 


正宗徽式建築

 


冒雨參觀




 

這位師兄真貼心

 

 

 

 奕世尚書坊位於績溪縣龍川村龍川溪南岸。

奕世尚書坊四柱三門五樓式構造,

坊高10,面寬9,進深3,以花崗石為構架,

整個框架稍稍向內傾斜,給人以穩重端莊之美感。

大額坊上鏤刻著雙獅滾球雙龍戲珠麋鹿相諧

鯤鵬展翅等鳥獸形狀,雕刻精細,形象逼真,

有栩栩如生之感。並配以雲紋、如意紋等雕飾,

更顯得威武傳神。小額坊上鏤刻著樓臺亭榭、

人物掌故和吉祥戲文,刀法精細,具有較高的雕刻水準。


 

 該坊建於明嘉靖三十年(1562年),

 

具有典型的明代徽派風格。


     

背景資料:龍川村(現稱大坑口)

 

是績溪最古老的村落之一,也是績溪胡氏的聚居地。

 

胡氏一族在明代先後出了兩個尚書

 

——戶部尚書胡富,兵部尚書胡宗憲。

 

胡富、胡宗憲生活相隔60年,

 

按照中國古老的習慣,60年為一花甲子,

 

亦即60年為一轉之意,

 

奕世系累世之謂,也就是一代接一代的意思,

 

故稱兩胡尚書為奕世尚書

 

 


都憲坊為胡宗明立。

胡宗明曾以副都禦使的身份巡撫遼東,

既行使監察之職,又統領地方儲事,

為地方的最高長官,

故以古代三大憲都憲名之;

靈山庵相傳原為宋元稅務機構、明代撤銷,

成為抗倭名將胡宗憲等幾代少年讀書、

練武的場所,後因風 水 先生說此地地勢險峻、

狀如木魚、宜佛不宜武,遂於明嘉靖後期辟為庵堂……

 



黃勤珍整理100.01.1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勤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