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情展—華山1914

 

逛華山,正要離開之時,意外發現有個展間好像已收攤….

或許是職業敏感的關係,對建材的設計有著一份好奇!

還是不死心地進去看看佈展的痕跡…

 

 

古典的芬味

 

意境....年味十足

 

 

 

 

 

 

 

喜氣濃烈

 

磚的表情

 


復古情懷

 


陶壺

 




磚牆





心有靈犀一點通   情到深處無怨由 

奉茶的心    惜茶的情

 


家有喜事

 


阮叨的筷筒

 

 

美哉...




休息一下吧  ...

 


光影之美

 

磚塊之始

  筆者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一下磚塊的由來吧!

 

  中國相傳昆吾(夏傑人)作瓦,烏曹作磚(連結為資料來源);但是普便大家都會說「秦磚漢瓦」,又是怎麼回事?

筆者找到了以下的資料:

  磚,古名甓、瓴,最早出現於中國。從戰國時期的遺

址中,已發現條磚、方磚和杆磚;地下墓室已用大塊空心

磚做墓壁和墓底。齊、楚、魏、燕、趙、秦和韓等國,出

於相互防禦的需要,各在險要地方,相繼用大量的土、石

和土坯等建築城牆。

  瓦出現的更早,遠在西周時期的遺址中就發現了板瓦、

筒瓦和脊瓦。瓦的發明解決了屋頂防水的難題,是建築上

的一大進步。河北易縣出土的戰國燕下都花紋大瓦,說明

當時的製瓦水平已達可觀的程度。

  秦漢時期是我國磚瓦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秦始皇

統一中國後,興都城、建宮殿、築陵墓、造長城、燒製和

應用了大量磚瓦。到了漢代磚石建築和拱券結構有了發展,

小塊條磚已是貴重的牆體材料,它的質量和尺寸以現在相

近,並出現了方磚和空心磚、形磚即裝飾用的磚刻,即

今所稱之「磚雕」。青瓦的品種也有所擴大,質量顯著提

高,磚瓦業盛況空前,逐漸成為一個獨立的手工業,「秦

磚漢瓦」由此得名。(資料來源:金良興磚廠,磚瓦知識

庫「秦磚漢瓦」)

 

  歐洲也很早就有使用磚塊的記錄了,在埃及跟巴比倫

都有使用磚塊,埃及有製磚和砌磚的壁畫,而巴比倫人利

用瀝青為膠著劑來砌磚。(連結為資料來源)

 

  台灣最早的磚塊引自中國大陸,荷治時燒磚,鄭治時

燒瓦,在台灣的歷史已經有四百多年之久囉!台灣建築的

歷史,少不了這紅磚璀璨的一頁。(資料來源:山腳社區,

磚雕藝術的淺介

 

   再來講講磚的原料吧!磚的原料是泥,泥土當中含有

鐵質,所以磚燒製出來是紅色的,如果在燒製當中,加水,

那麼就會變成黑磚。也有用石頭切割成方塊,不過通常都

稱之為「石材」。

 

  呼!這篇可花了筆者不少的時間,歡迎大家多多指教

啊!這樣筆者才能學習的更多!

by筆者

http://web.hach.gov.tw/hachweb/blog/brick_artist(網路資料)

      易瑄瑄

 

                                                                                  黃勤珍01.18.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勤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